公司研究室IPO周报:沪上阿姨、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德镁医药拟以介绍方式在香港上市
IPO动态
A股
4月23日,天富龙首发上会通过,将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新股上市:
本周,A股共有三只新股上市。
4月24日,江顺科技(001400)、天有为(603202)分别在深交所主板、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涨幅分别为78.53%、24.06%。
4月25月,众捷汽车(301560) 在创业板上市。
新股申购:
本周,A股没有新股申购。下周,A股暂定有两只新股进行申购。
4月28日,泽润新能(301636) 、天工股份(920068) 将分别在创业板、北交所进行申购。
港股
4月21日,钧达新能通过港交所聆讯。
4月22日,德镁医药、中伟股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4月23日,和辉光电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沪上阿姨、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
热点追踪
德镁医药拟以介绍方式赴港IPO,客户供应商重叠
4月22日,德镁医药向联交所递交申请,拟以介绍方式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同日,康哲药业(00867)公布,公司建议将公司附属公司德镁医药股份分拆并于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德镁医药的90.8%权益由CMC(康哲药业)实益拥有。
德镁医药是一家专业聚焦皮肤健康的创新型医药企业。
2022年至2024年,德镁医药收入分别为3.84亿元、4.73亿元及6.18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5517.1万元、470.3万元及1.0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0.1%、76.9%及63.5%。
2022年至2024年,德镁医药自五大客户产生的总收入分别为2.84亿元、3.07亿元及3.79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74.2%、64.9%及61.3%。同期,自最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12亿元、9760万元及1.48亿元,分别占公司收入的29.1%、20.7%及24.0%。
值得注意的是,德镁医药的五大供应商之一,即CMS留存集团,亦为其于业绩记录期各期间的客户。2022年至2024年,德镁医药自CMS留存集团的采购额分别占公司在相应期间总采购额的50.6%、40.7%及6.1%,德镁医药向CMS留存集团的销售额分别占公司在相应期间总收入的7.6%、4.2%及7.7%。(瑞财经)
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2024年单店GMV同比下滑12.1%
4月23日,据香港联交所官网信息,沪上阿姨已通过上市聆讯。目前,沪上阿姨旗下共有三个品牌,分别为沪上阿姨、沪咖、轻享版。
2022年末至2024年末,沪上阿姨门店数分别为5307家、7789家、9176家。
2022年到2024年,沪上阿姨GMV分别为60.7亿元、97.3亿元、107.4亿元,2023年和2024年GMV增速分别为60.4%和10.3%。
2022年至2024年,沪上阿姨平均每家门店GMV分别为150.0万元、155.9万元、137.0万元。
2024年,随着门店进一步加密,单店GMV已出现下滑,同比下滑12.1%。
沪上阿姨在招股书中表示,相比2023年,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行业及现磨咖啡市场增速放缓,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是行业参与者争相抢占低渗透市场(如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黄金地段及合资格加盟商,部分公司更推出低价产品进一步扩大客群。
根据招股书,2024年末,沪上阿姨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比已达到50.4%,较2022年末提升2.1%。
根据灼识咨询,按GMV计算,2023年,沪上阿姨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6%。
2024年,沪上阿姨收入32.85亿元,较2023年的33.48亿元下滑1.9%;毛利率为31.3%,较2023年提升0.9%;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滑15.2%。(公司研究室)
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2024年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0.3%
4月23日,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花旗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2008年,绿茶集团在杭州开设第一家绿茶餐厅。截至2024年4月14日,绿茶集团已开设489家餐厅。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2024年,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绿茶集团的营收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和38.38亿元,2023年和20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51.1%和6.9%。
2022年至2024年,绿茶集团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2.96亿元和3.50亿元。
绿茶集团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主要依赖于门店数量扩张。2022年末到2024年末,绿茶集团门店数量分别为276家、360家、465家。
但2024年翻台率和人均客单价均出现下滑。2022年至2024年,绿茶集团的客单价分别为62.9元、61.8元和56.2元;同期,翻台率分别为2.81次/日、3.30次/日和3.00次/日。
此外,从同店销售额来看,2023年同店销售额整体增长26.2%,但2024年同店销售额整体下滑10.3%。(公司研究室)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