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进入第二阶段:眼下能抄底吗?

公司研究室淮上月2025-04-14 19:34 数字金融
市场剧烈震荡后:抄底H/A股买什么?

出品|公司研究室

文|淮上月

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关税大战,经过近10天你来我往的“拳击”后,攻守双方各自的牌都已打出,目前进入相互观望,寻找谈判契机的第二阶段。

与此同时,全球资本市场也从上周初的暴跌,上周中的报复性反弹,从上周末起进入横盘震荡。

惊魂稍定后,投资港股与A股的投资者,心头最强烈的疑问至少有三个:市场见底没有?中国提振内需的政策力度有多大?新经贸格局下如何配置中国资产?

目前,港股与国内A股市场见没见底?

据中金公司测算,恒指在20500点左右,计入的预期与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2018年底的水平相当,目前看市场也基本在这一位置稳住。

随着“对等关税”后情绪的极致宣泄暂告一段落,关税博弈似乎也进入“第二阶段”,恒指从3月下旬高点回调超过15%。短期情绪宣泄到位,较2018年贸易摩擦更极致,绝对估值已体现一定吸引力。

换句话说,中金公司认为,20500点附近就是港股的价值中枢。

今年以来,A股行情基本上是跟着港股走的,如果认为港股见底,那么,A股也基本上稳了。尤其是中央汇金公司亮明自己中国版平准基金的身份后,A股投资者信心大增。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港股20500点,A股3000点,虽然被认为是市场中枢,但是,这不代表市场未来就不会跌破这个位置,就如中金预测,极端情况下,恒指有可能跌到18000点附近。

因此,在市场剧烈震荡后,投资者也不可简单地认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

随着美国对中国出口货物征收145%的关税落地,国内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在所难免。这时候,人们自然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国家对冲政策上来。

市场各方都在预测,国内提振内需的政策力度会有多大?最快会在什么时间出手?

对此,依据目前的经贸格局,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邢自强认为,在国内需求政策方面,尽管两会已规划了近 2 万亿人民币的广义财政扩张方案,目前也在稳步推进,但面对当前关税带来的新形势,这显然是不够的。

他预计,中国将会推出力度更大的刺激政策,且实施时间会比原计划 7 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大幅提前,有可能在二季度就提前推出,其中包括消费补贴、全国育儿补贴以及对科技领域的支持等一系列政策。倘若市场信心进一步恶化,对房地产的支持政策也可能会进一步强化。

鉴于此次关税大冲击的现状,摩根士丹利此前预测的今年国内 4.5% 的经济增长率面临着实质性的下行风险。

这虽然是一家之言,但这些观点在海外投行中很有代表性。多家机构只是在中国政府出手时间与政策力度的估测上略有差异。

简而言之,面对外贸出口可能大幅下滑的前景,中国政府大手笔提振内需已是业内共识。

那么,第三个问题来了,在外有美国恶意挑衅的关税冲击,内有中国政府提振内需的政策下,眼下,中国资产应该如何配置呢?

具体到A股,如果眼下进场抄底,中短期该买什么?

中信建投研报分析,当前处于以关税政策博弈为主导的第二阶段,在美国对电子产品免征“对等关税”后,电子等相关板块有望阶段性走强,此后市场对贸易战的敏感度预计将逐渐降低,更多地将注意力转向内需刺激政策的博弈。

同时,随着贸易摩擦进入第二阶段,市场逻辑从全面避险逐步转向结构性机会挖掘,可以在保留底仓防御的基础上,主动布局“内需提振+反关税受益”双主线,把握政策驱动与业绩修复共振的机会。

中信建投认为,A股短期关注电子、通信反弹机会(半导体后续仍有不确定性),中期应重点关注内需刺激政策与反关税方向。包括:军工、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美容护理、自贸区、自主可控、一带一路、稀土、黄金等。

至于港股的配置,中金公司认为:

1)有科技叙事支持且对出口敞口较小的互联网科技仍是主线,可与分红资产互相轮动。

2)对余下泛消费和顺周期部分,更依赖宏观政策和整体杠杆修复,如果财政能够对冲,内需相关的顺周期板块会有更好的机会。

3)此外,出口相关板块敞口更大,来自美国收入占比更高的家电、电子设备、海运等需关注关税进展。

不过,公司研究室还是要提醒,在对港股与A股资产的未来配置上,投资者不可以盲目乐观,还要依据中美围绕关税的博弈进程,以及国内提振内需的政策效果,与时俱进,做出谨慎布局。

本文为派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可发邮件至paicaijing314@126.com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微信公众号ID:paicj314)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派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