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FOF,不止于养老
来源:投资搜神记
投资搜神记/文
以前大家常说“炒股难”,如今市场上出现了更强烈的声音——“买基金难”。
投资者朋友们会达成这种强烈的共识,是因为市场上基金数量越来越多了,更多样的投资赛道、更多变的投资策略,让大家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既视感,想在12000多只公募基金中挑选几只心仪的产品来构建组合,确实很有难度。
如何化解这个困境?笔者的回答是,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因为相信专业的力量,近年来很多股民转变成基民,借助专业公募基金的力量有了更好的盈利体验;当广大基民再次遇到相似的处境时,按照此前成功的经验,这只“专业的手”在哪里?
绩优FOF,可能是大家在寻找的那个答案——由专业的FOF基金经理在全市场筛选优质基金,以恰当的比例构建一揽子基金组合,为广大基民提供一站式理财解决方案。尤其是在长期震荡行情中,一批FOF产品以其低波动、业绩稳健的特点,俘获一众基民的芳心。
小段1:基金组合解决方案“一键打包”
公募基金行业昂首走过27年,管理规模从0到32万亿元,靠的是不断提高投研实力,为广大持有人提供优质的“代人理财”服务,以长期回报换取持久信任。
面对丰富多样的理财需求,公募行业不断完备基金产品线,截至今年3月份,公募基金总数量已超过12000只,各类主题类基金、行业类基金兼具,为广大投资者朋友们构建基金组合提供多样的选择。
不过,在12000多只基金产品中选出几只基金做组合,对基民来说也并非易事。这个难度,比起股民在5300多家上市公司中选一揽子股票,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人在闷头硬选股,也有一批聪明投资者改道到主动权益基金,借助专业投研的力量,从股民变成了基民,切实感受到一把公募基金斩获超额收益的硬实力。
主动权益基金近年来平均业绩一览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截至2025.03.21
如上图表所示,拉长时间周期来看,股基和偏股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都大幅跑赢了市场主流指数,这意味着坚持长期投资理念的基民享受到了丰厚的回报。
现在我们面临选基金的难题时,能否参考上述成功的经验,再次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我们查看了FOF基金的收益曲线,对持有人来说,持有绩优FOF比持有权益基金有着更好的盈利体验。尤其是在近年来持续的震荡行情中, FOF产品 “抗跌”的特性,FOF净值K线跑赢沪深300指数(橘色线)。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03.29
这里,我们为大家筛选了42只绩优养老目标FOF基金,标准是:近一年收益超过10%,且成立超过2年的。 筛选出来结果如下:
目标日期型: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03.29
目标风险型: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03.29
从基金管理人角度看,工银瑞信在这份榜单中脱颖而出,合计有6只产品上榜。广发和南方4只,并列第二。
小段2:“专业买手”教你如何选基金
投资者朋友们一定想知道,回撤又低、收益又高的FOF业绩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我们自己做出的基金组合,很难呈现出这种特性?
笔者最近听了工银瑞信基金经理周崟的一次直播,他的观点是,FOF首先要确定出各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形成组合投资的“锚”。其次着眼于中长期的解决方案,根据不同资金性质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做到“量体裁衣”。
而对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在构建基金组合之前,要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当前的市场环境确定好各类基金的大致配置比例,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锚定一个预期收益。
但是在当前的市场波动下如何配置,也是一个难题。
周崟的2024年4季报的策略分享值得借鉴,“在美股经历了 7 月和 8 月的小幅调整之后,重新上涨,本基金择机对美股进行增持,另外继续持有港股科技和港股高股息资产。A股风格配置上,增加小盘基金和指增基金权重”。基金持仓方面,主要持有代表性强、流动性好的指数基金和长期超额收益稳定、投资风格稳定的主动管理基金。
总结起来就是“做多资产风险对冲,捕捉多类型收益来源”。在市场相对低位加仓,在相对高位适当控制风险,适当降低组合的波动。
另外,通过观察周崟的持仓,我们发现他极为看重风险控制,首先是通过股、债、QDII等跨资产类别的资产进行配置,其次是通过调整组合整体风格在价值、成长、均衡等方向的配置以及偏重,最后通过在重要时点的操作,例如在市场相对低位高位的加仓减仓,或者部分行业或主题在反转时、交易拥挤时的处理等方式,多种方式降低组合的波动,适度承担市场的波动风险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周崟管理的工银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近一年来业绩出色,截至2025年3月29日,在前面的榜单中,位居同类前列。
小段3:放下“偏见”,养老投资宜趁早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有所察觉,在近年来的绩优FOF中,养老FOF占比很高。
笔者也特别想为养老FOF多说几句,因为自养老FOF推出后这类产品一直不太被投资者朋友们所关注,甚至有很多年轻的投资者抱有对“养老投资”和“养老FOF”的偏见。
比如,“养老和年轻人无关”、“等退休了再想养老的事”这类想法,实则大错特错。
根据国际的经验,凭借第一支柱提供的退休金,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概在30%到40%之间,而大家如果想要退休后生活质量不下降,剩余60%到70%养老金替代率,就需要我们提前进行养老金投资来补足这个缺口。
养老FOF产品正是为此而生,养老FOF分为养老目标风险FOF和养老目标日期FOF:养老目标风险分为高风险(积极)、中风险(平衡)和低风险(稳健)三类,可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要,适合对自己风险偏好有一定认知能力的投资者;而养老目标日期FOF则根据目标退休日期的不同分为养老2035、养老2040、养老2045、养老2050、养老2055、养老2060等,适合对于投资知之甚少且没有额外精力打理个人养老投资的投资者。
在另一方面,养老FOF产品展现出的低波动、稳健收益的属性,让其不止于养老。更通俗一点来说,不是奔着养老投资目标来的投资者也可以来买养老FOF。
比如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工银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定位是目标风险系列养老基金中的积极型产品,再比如工银养老2050A和工银养老2055,虽然都是为在2050年和2055年左右退休人群打造的养老目标日期FOF,但这些产品本身也不失为业绩卓越的绩优FOF;目标日期产品还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步调整权益型资产配置中枢,适合长期持有,普通投资者完全可以将其作为一只普通FOF进行投资。
最后,笔者还是衷心地建言投资者朋友们,如果大家面临选基金难、构建组合难的问题,不妨借助专业的FOF投研团队的力量,挑选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FOF产品,省心又省力,一键打包由“专业买手”为你挑选的优质基金。
END
风险提示:
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名称中含有“养老”字样,并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基金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养老FOF为混合型基金中基金,其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中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中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型基金中基金。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