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辰储能港股IPO:创始团队出自宁德时代,2024年收入增速放缓

公司研究室曲奇2025-03-28 19:03 数字金融
海辰储能港股IPO,2024年国内收入、毛利率双下滑

文|曲奇

3月25日,海辰储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登陆港交所主板,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农银国际及中银国际。

海辰储能的创始团队具有宁德时代背景,2022年到2024年,海辰储能收入从36.2亿元增长至129.2亿元。但2024年,海辰储能国内收入和毛利率双下滑颇值得警惕。

创始团队具有宁德时代背景

简称海辰储能2019年12月在厦门成立,是一家新兴的储能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覆盖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海辰储能产品线包括280Ah、314Ah、1130Ah等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以及户用储能电池和液冷储能系统等,广泛应用于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及户用储能等领域。

海辰储能从成立到实现大规模量产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以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计算,海辰储能于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排名第三。2024年,海辰储能的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5.1GWh,2022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7%。

海辰储能快速发展的背后,与创始团队背景不无关系。

2019年,宁德时代前工程师吴祖钰离职创业,并带走了多名核心同事,组建了海辰储能的初始团队。目前,吴祖钰为海辰储能的董事长兼执行董事。

此外,宁德时代前工程师易梓琦及庞文杰均在海辰储能担任要职,前者为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及全球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后者为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

具有宁德时代背景的海辰储能在融资方面颇为顺利。

成立至今,海辰储能累计完成4轮融资,总融资规模80亿元,投资方包括峰和资本、朝希资本、农银国际、众远投资、经纬创投等数十家机构。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海辰储能以250亿元的估值排名第270位。

2023年7月,海辰储能就曾与华泰联合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向厦门证监局提交A股上市辅导备案。或许因为A股IPO收紧,海辰储能最终选择在香港上市。

2024年国内收入、毛利率双下滑

业绩表现上,近三年海辰储能收入、毛利率、利润都在提升。

2022年至2024年,海辰储能的营收分别为36.15亿元、102.02亿元和129.17亿元,毛利率则分别为11.3%、12.1%和17.9%,年内盈利分别为-17.77亿元、-19.75亿元、2.88亿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公司收入增速仅为26.6%,较2023年大幅放缓。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导致。

根据招股书,海辰储能的储能电池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0.8元/Wh降至2024年的0.3元/Wh。对于售价下降的原因,海辰储能表示:储能电池的平均售价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和市场竞争。

而在海辰储能的收入结构中,储能电池占据60%以上收入。2024年,储能电池收入为79.60亿元,而2023年该业务收入为79.57亿元,收入增长近乎为0。

此外,从区域来看,由于国内产能过剩,海辰储能国内收入出现下滑。2024年,国内收入为92.2亿元,较2023年下滑8.8%;毛利率为8.1%,较2023年减少3.8个百分点。

2024年,海外市场成为海辰储能主要增长点,收入37.0亿元,约是2023年的36.6倍;毛利率为42.3%,同比增加10.4个百分点。

本次IPO,海辰储能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提升储能电池的产能以解决下游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研发,以进一步提升在储能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搭建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以支持海外扩张战略;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本文为派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可发邮件至paicaijing314@126.com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微信公众号ID:paicj314)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派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