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前10基金:清一色宽基ETF,最少也在500亿以上

公司研究室公司研究室2025-03-10 19:56 数字金融
规模前10 基金:沪深300ETF霸榜前4,最大超过3500亿

关键词:基金,ETF,沪深300,科创50

摘要:清一色权益类ETF

3月6日,全国人大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公募基金注册发行明显提速,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规模从2024年年初的5.1万亿元增长到目前的6万亿元,增幅17.4%。

公司研究室对沪深两市2万多只开放式基金进行统计后发现,截至3月7日收盘,规模前 10的基金竟然全是清一色的权益类ETF,而且都是资产规模TOP10基金公司旗下产品。

具体而言,规模上千亿,排在前5的基金中,前4只全是沪深300ETF,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最新规模3476亿,可谓基金圈的巨无霸;紧随其后的易方达沪深300ETF,规模2404亿,华夏沪深300ETF规模1634亿,嘉实沪深300ETF规模1552亿。

除了上述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规模也达到1458亿.

其余5只基金产品,规模全都低于1000亿。

其中,南方中证500ETF,规模989亿;易方达创业板ETF,规模861亿;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规模824亿;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规模611亿;南方中证1000ETF,规模548亿。

基金规模前10榜单中,不少人关注那2只上证科创板50ETF。

科创板开板1周年后的2020年7月,上交所隆重推出科创板50成份指数,这也是科创板首条指数。2个月后,首批4只上证科创板50ETF发行,初始份额都在50亿份出头。

不过,科创板IPO中间出了一些变故,蚂蚁金服中止发行。这让原本奔着蚂蚁金服打新而来的4只科创板50ETF,一下子从热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2020年11月中旬,这4只上证科创板50ETF终于上市。

从大的趋势看,这4只科创板50ETF得运气不怎么好,从一开始被投资者寄予厚望,到上市时赶上科创板指数下跌,不分投资者因为失望而赎回。

直到去年9月份,科创50指数才随着A股大盘好转而震荡上行。

公司研究室特意查了一下,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目前706.3467亿份;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目前538.6063亿份。因此,这2只科创板50ETF能坚持到当下,而且跻身基金规模TOP10,真的难能可贵。

另外2只当初发行上市的上证科创板50 ETF,其中,1只规模目前为125.8亿,另一只仅46.04亿。4年多时间,4只基金产品出现这么大的分化,当初恐怕谁也没有想到。

业内人士坦言,上述两只上证科创板50ETF脱颖而出,与去年9月以来科技股领涨行情的走势分不开。为此,公司研究室特地统计了这些规模TOP10基金近1年的净值增长变化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近1年涨幅前3名的基金,第一名是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净值增长40.11%;第二名是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净值增长39.5%;第三名是易方达创业板ETF,净值增长24.21%。

紧随其后的是南方中证1000ETF,同期净值增长24.04%;第五名是南方中证500ETF,近1年净值增长15.73%。

整体上看,科创板走在前列,创业板紧随其后,接着是其他小盘股、中盘股指数。成份股盘子越大的指数基金,业绩表现越靠后。这种业绩分布,与去年9月以来,A股以科技股特别是AI产业链个股主导的结构性行情特征基本相符。

风水轮流转。

如今,科创板当道,这与去年上半年及其以前的红利指数基金光芒万丈的市况,风格几乎完全颠倒。

事实上,这种结构性行情一直延续到当下。

数据显示,截止3月7日收盘,上述规模TOP10基金产品中,2025年以来涨幅前2名的依然是两只上证科创板50ETF,其中,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净值增长11.96%,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净值增长11.84%,可谓强者恒强。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派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派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paicaijing314@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