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回顾|ST公司不会直接退市;逾1500只迷你基金陷清盘危机
一、行业宏观
ST公司不会直接退市
近日,部分ST公司连续下跌,引发不少投资者恐慌,担心所有ST公司都会被强制退市。对此,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做了详细回答。
这位负责人称,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新增99家公司股票被实施ST或*ST。与往年相比,沪深两市2021年、2022年、2023年同期新增此类公司117家、78家、81家,今年到目前为止变化不大。截至目前,沪深两市ST板块共有169家上市公司;其中,ST公司85家、*ST公司84家,数量略少于2021年(202家)、2022年(184家),略多于2023年(164家)同期。
根据市场规则,每年4月30日年报披露结束后,问题公司的股票会因各种原因被实施ST或*ST,包括财务数据不达标、大额资金被大股东占用、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等。按照4月底新修订的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今年的主要变化是,为严惩造假行为,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行政处罚但未达重大违法退市标准的,将被实施ST,目前已有7家。
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其中,ST为“其他风险警示”,不会直接退市。这些上市公司的相关问题和风险,大多已通过立案公告、责令改正措施、财务信息披露等方式多次反复提示。*ST为“退市风险警示”,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全年退市47家,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4家A股公司成功“摘帽”
6日晚间公告显示,*ST慧辰、*ST富吉、ST实达、ST国安股票将于6月7日停牌一天,6月11日起复牌并撤销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分别变更为“慧辰股份”、“富吉瑞”、“实达集团”、“中信国安”。上述成功“摘帽”的4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共计15万多户,其中,ST国安的股东数最多,有11万多户。2019年至2021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均为负值,且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立信”)为中信国安2021年度出具了带有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第(七)款规定的情形,公司股票于2022年5月6日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今年,立信对公司2023年财务会计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2023年审计报告》,同时出具了《关于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年度导致非标准审计意见事项消除情况的专项说明》,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不确定性进行了审核,结论为导致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导致2022年非标意见的事项已消除。截至4月30日,中信国安的股东户数为11.67万户。消息传出,不少股民在股吧里庆祝自己股票“重生”。
程序化交易管理细则或于近日出台
近日,有市场传闻称,交易所将针对量化交易实施阶梯费率,而且同一秒内委托后立即撤单,全天累计秒内撤单超过500次等交易情形将被重点关注。对此,记者向业内人士求证获悉,头部量化私募尚未收到此类通知,在交易中也未有此类限制。知情人士透露,交易所确实在酝酿程序化交易相关管理细则,大概率于近期发布。不过具体内容是否如传闻所言,尚不确定。多位量化私募人士称,针对阶梯收费的问题,此前交易所曾与多家头部机构进行过沟通,后续差异化收费、增收撤单费等,是大概率事件。管理细则的落地将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使得量化策略更好地发挥市场价格发现等功能。
二、公司
宁德时代股价大跌6%
6月8日早盘,宁德时代盘中最大跌幅扩大至6%,成交额逾52亿元,已超过昨日全天成交额。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从外围传来的信息看,可能主要与美国议员无休止的制裁要求有关。美国议员6月6日致信国土安全部,要求将两家中国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国轩高科(Gotion)列入实体名单。议员穆勒纳尔在信中呼吁应立即禁止上述公司相关货物进入美国。那么,影响会有多大呢?宁德时代生产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电动汽车电池,是通用汽车、大众、宝马、特斯拉和其他大车企的供应商,美国福特汽车先前曾公布将与宁德时代合作建立工厂;国轩高科则是有大众汽车入股。宁德时代去年境外销售金额达1300亿元,占比超过32%。
俞敏洪深夜致歉:说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
6月7日凌晨1时,新东方创始人、东方甄选CEO俞敏洪发布公开信,向东方甄选的客户、股东和投资者道歉。俞敏洪提到,在舆论场里被热议的“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只是和朋友之间谦虚的表达,他不只在一个场所说过“东方甄选被我做得乱七八糟”,这是一种习惯的表达,自己也不止在一个场合说过类似的话。俞敏洪表示,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会认为,自己做的企业已经有条不紊,尽善尽美。几乎没有一个企业家,会对自己的企业现状满意,止步不前。我所信奉的企业家精神就是不断追求更上层楼,也对自己的现状提出挑战。“尽管东方甄选的今天是不完美的,但这种不完美,恰恰是我们的激励和动力,也是走向更好发展的起点。”
蔚来一季度毛利率跌至个位数
蔚来开始加速产品节奏,在第二品牌还未开启交付时,第三品牌已逐渐清晰。6月6日,蔚来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99.09亿元,同比下降7.2%;净亏损51.85亿元,同比扩大9.4%;其汽车毛利率为9.2%,2023年同期为5.1%,去年四季度为11.9%。交付量方面,蔚来第一季度交付量为3万辆。展望今年第二季度,蔚来方面给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交付指引显示,蔚来第二季度交付量预计将达到5.4万辆至5.6万辆,同比增长129.6%至138.1%;第二季度营收预计将达到165.9亿元至171.4亿元,同比增长89.1%至95.3%。
英伟达盘中“闪崩”近6%
美国监管机构将展开反垄断调查,耶伦发出AI“重大风险”警告。6月6日美股,英伟达收跌1.18%,报1209.98美元,收盘市值回落至2.9765万亿美元。该股股价早盘“闪崩”,一度较盘初所创的盘中纪录高位回落近6%。值得注意的是,6月6日盘后仍持有英伟达股票的投资者,将在6月7日收盘后获得9股额外股票,股价也将作出调整以反映分拆。6月10日(下周一),英伟达开始以调整后的价格交易。英伟达在历史上曾多次拆股。其中2000年、2001年和2006年都是按2:1的比例拆分股票。2007年,英伟达曾以3:2的比例进行拆股。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拆股并非股价上涨的催化剂。美股近年来240次拆股案例显示,这些股票在拆股后两周内平均涨幅只有0.44%,不到一半的案例跑赢了标普500指数。六个月内这些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6.6%,仅略高于同期标普500指数的5.4%。但英伟达的历史数据,则要漂亮得多。2021年拆股后,英伟达曾在6个月内曾上涨近40%,上次拆分至今,英伟达股价已上涨超过500%。
三、基金
逾1500只迷你基金陷清盘危机
6月以来,鹏华弘惠混合、博时恒享债券两只迷你基金宣布召开持有人大会,商议内容均为修改基金合同终止条款。
为解决迷你基金沉积带来的风险,截至6月6日,今年以来已有包括鹏华弘惠混合、博时恒享债券、南方浩鑫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混合(FOF)、银华中证500价值ETF、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等在内的近20只不同类型基金召开(或计划召开)持有人大会,商议放宽基金合同终止条件。
从迷你基金后续的选择来看,今年以来,商议持续运作的产品数量显著多于终止基金合同的数量。在年内召开持有人大会的188只基金中,两类产品的数量分别为69只、37只,可以看出公募基金管理人整体上还是更倾向于继续努力做大存量的迷你产品。并且,在今年以来商议持续运作的基金当中,偏股混合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等权益类产品占据主体地位,数量占比在六成以上。
从基金公司角度来看,浦银安盛基金、中加基金、平安基金等旗下商议持续运作的迷你基金数量较多,都在4只及以上;富国基金、中银基金旗下分别有3只。富国基金旗下商议持续运作的均为被动指数型产品,其余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类别则较为多样。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公募基金占比接近总数的四分之一,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基金超过1500只。华西基金、易米基金、瑞达基金、达诚基金、明亚基金、同泰基金、先锋基金、新沃基金等小型公募机构更是迷你基金的“集中展示区”。
对于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相关人士表示,如果部分产品对于公司的产品布局与战略发展具有较重要的地位,公司可能会倾向于选择产品持续运作。而对于产品布局相对完备的基金公司,从优化产品结构的角度出发,基金公司可能选择让部分产品清盘。
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基金公司对于迷你基金整体的态度还是希望能够继续运作下去。“市场轮动速度非常快,大家都不知道风口什么时候会来,所以较有实力的基金公司都希望能够在各个风格、各个赛道上提前埋伏、有所布局,对相关的小微产品也会选择持续运作,这样等风口来临的时候,规模就有机会顺势而起。”张亮坦言。
沪上某大中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透露,持续运作主要是靠持续营销做大产品规模,需要联合渠道的力量一起把产品规模起码做到清盘预警线以上。该人士表示,这些持续运作下去的小微产品是基金公司当前阶段最为重视的任务之一,重要级别甚至不低于首发,需要集中多方力量。
国内市场上也不乏迷你基金顺势“翻身”的成功案例。例如今年一季度,汇添富丰润中短债就乘上了短债基金走红的东风,基金规模从2023年末接近清盘预警线的逾6000万元,暴增至2024年一季度末的近8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