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封的第一个“神”,塌了
从坐拥万千狂热粉丝的高点跌落,陷入声讨和质疑,李一舟只花了两天时间。
李一舟就是在Sora走红后,被民间封为“AI巨头”的新晋大V。
而他神秘的地方就在于,身上的诸多头衔:清华博士、三家公司的创始人、抖音百万网红……最为出圈的讨论,就是这一次与OpenAI的创始人Sam Altman“平起平坐”。
也正是黑框眼镜、流利的口条、199元的AI课以及高频出现的“还剩不到10个名额”“我是清华大学博士”等诸多要素,构成了李一舟“AI巨头”的人设。
▲(图源/网络)
据媒体援引飞瓜数据,上述的199元AI课程,李一舟一年合计卖出了约25万份,营收5000万元。
2月16日,OpenAI发布最新文生视频Sora惊艳全球,李一舟当然没有放过这一时机,在各大平台密集开播卖课,精准收割流量。
但不少人很快发现,这位“巨头”实属经不起推敲。其所经营的一舟智能官网上的许多模型其实是由独立开发者所制作加工的开源模型,是一舟智能未经授权就私自上架并商用了。
而几乎同时,有付费学员质疑199元AI课质量低劣、割“韭菜”而遭到李一舟工作人员反驳,辩驳不过后,更是直接解散了课程群。
有人讲道,李一舟并没有强AI学术或从业背景,只是在蹭热点,翻车是早晚的事,“但没想到会是这么快。”
对于风波,李一舟对媒体《鞭牛士》表示目前不便回复,“过一阵再说吧”。
一场闹剧,以荒诞的方式划下了休止符。而关于他的诘问,还在继续。
1
“AI巨头”陷入97个模型侵权争端
2024开年不久,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AI绘图模型开发者“LEOSAM是只兔狲(以下简称“兔狲”)”突然发现,自己亲手训练微调的3个模型作品出现在了“一舟智能”的网站上,而自己对此一无所知。
兔狲对「市界」介绍,这3个模型都是Stable Diffusion AI绘图模型,即坊间俗称的AI绘画工具,原本都发布在国内最大的AI模型分享社区“LiblibAI”上。
“其中有两个还是我和Liblib签署了独家的协议合同的,所谓的独家就是LiblibAI和我们模型作者进行一个约定,该模型在国内市场中,只在liblibAI上独家发布,同时liblibAI会对本模型提供更多激励以及更好的推广机会。”他讲道。
AI行业从业者、中国传媒大学客座硕导“ROST印”对「市界」解释道:“国内AI圈的生态现在是,所有号称自研AI绘画的产品跟平台,其实底层都是采用了基础模型Stable Diffusion(简称SD),由知名创企StabilityAI开发。”
“而SD更多是提供一个基础的算法框架,它上面能直接用来生成图片的模型是很少的。所以会有一些圈内爱好者,基于SD来不断调节参数,最后生成一个带有自己强个人色彩和用途的模型作品。”
更通俗的来说,SD与兔狲发布的模型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GPT-4与微软Copilot之间的关系、百度文心系列大模型与“文心一言”的关系、字节跳动云雀大模型与对话机器人“豆包”的关系……或者用兔狲本人的话来说:“这就像是原味饺子和酸汤饺子、可乐和姜汁可乐的关系,存在原版产品是否经过二次加工的区别。”
不同的是,完成应用开发设计的不再是公司,而是个人开发者,就像有人基于开源大语言大模型构建了一个自己的特殊用途AI工具(可能是法律AI、金融知识AI……)。这类工具常被称为“第三方模型”。
兔狲的遭遇并非孤例,炼丹科技创始人忠忠,独立开发者娜乌斯嘉等人也发现,自己在其他平台发布的模型出现在了一舟智能的官网首页。
Liblib官网上对于商家的第三方模型是否为“独家”、是否可商用做了明确标注。在兔狲等人看来,一舟智能刻意忽略了这一点。
以开发者麦橘的作品为例,一舟智能不仅隐去了模型来源,还在网站首页将模型标注为“一舟模型”,并在模型页面将算法来源也标注为“一舟”。
▲(图源/开发者麦橘供图)
对于开发者而言,这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他们将无法从自己制作的模型产品中获得任何收益。
客观而言,训练模型是一个非常耗时且耗费资金的工作,兔狲讲道:“以我为例,我差不多从去年的这个时间开始制作SD模型,365天里投入工作的时间达到了起码半数,而且为了训练模型,我会在云计算平台Autodl上租赁算力,至今花费了大约两万元人民币,此外我购买了英伟达4090和6000ada这两块显卡,也花了大概8万元。”
他进一步分享道:“LiblibAI会根据模型的运行量、下载量等数据,对作者进行一个普适性的分成;签署独家协议的话,平台也会对模型有进一步的流量扶持或激励补助;此外我在LiblibAI上留下了我的联系方式,很多商业客户会联系到我,进行商用模型定制之类的,间接带来部分收入,这样才能平衡支出。”
收益之外更重要的影响是,“在精神上,我们受到了极大的不尊重。”
兔狲讲道,许多开发者开发模型并非为了盈利,而是“享受创作和分享的过程,让更多人可以用到我们制作的模型来生成美好的图片。所以很多人包括我在网站发布模型时,都是(仅与上线平台方签订协议,但允许)普通用户免费下载的。”
为此,开发者们已经在统计被搬运至一舟智能上的模型数量,并逐一联络了这些模型的开发者:“目前搬运的合计有97个模型,除1个模型为stable diffusion XL官方模型外,其余均为国内或国外开发者所制作第三方模型。”
兔狲告诉「市界」,成功联络到并且愿意共同发声的开发者人数,已经达到了17人,对应着25个模型。
2
AI知识付费走上流水线
开发者与一舟智能进行的沟通并不顺利,对方只承认平台上的模型来自“SD官方接口”。
「市界」联络到了一舟智能的业务相关方、一舟智能软件的服务提供商“提示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后者对「市界」反复强调,开发者们所主张的侵权模型,一舟智能方面“都没用于盈利”“绝对和割韭菜不沾边”“我们切切实实地帮助了几十万人”。
这位相关方人士讲道,一舟智能官网上的模型“是用户都可以上传的”,也就是说,被指存在侵权的97个模型均是由用户从其他网站下载后、二次上传到一舟智能官网。未能署名开发者,或是从开发者处获得授权,亦是由于用户跳过了这部分环节。但本次陷入争议的许多模型,在一舟智能官网页面上并未标注“上传用户”的信息。
另外,据李一舟本人在其线上课中的表述,使用其公司官网上的“一舟生图”功能需要“消耗算力”,AI课程包中附带了100万个“算力单位”,消耗完后得继续购买。
▲(图源/左-李一舟视频号;右-一舟智能官网付费套餐详情)
在开发者们看来,这无疑是通过打包售卖,来对商用他人作品进行包装的恶劣行为。
兔狲透露,这种行为并非孤例,在开发者群友的提示下,他发现了:“抖音上还有一个作者叫张诗童,大概有200多万粉丝,他自己也有一个网站,同样搬运了我们的模型,甚至网站界面都和一舟智能高度相似。所以我们怀疑,实际上抖音等平台上的不少所谓AI知识付费博主,可能都有这么样的一个操作的流程,包括服务商怎么给他们设计网站、他们怎么获取收益,其实都是同样的套路。”
但在知识付费博主司强眼中,李一舟的行为则展现出了对风口的超强把控力。
司强讲道,他与李一舟同为全国最大的付费创业副业社群“生财有术航海家社群”的付费会员,曾有简短交谈,“我们抛开外界的成见,他抓住的风口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我原本还打算抽时间去拜访他。”
这个风口指的是AI浪潮之下,不少人深陷在“掉队”的时代焦虑和对渴望造富的夹缝中,渴望拥抱机遇、改变命运。受情绪驱使,这部分下沉人群汇成了铺天盖地的流量,也成为了李一舟的掘金密码。
根据清华大学官网刊载的一篇采访文章,李一舟的确曾经在清华美院攻读博士。但在此之前,李一舟的本硕就读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而李一舟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当属2012年,已经进入清华就读的他出现在了天津卫视播出的职场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与周鸿祎、陈向东、李静等知名人士同处一台。李一舟在节目中展现出了超强的口才,让主持人张绍刚也惊呼“你是怎么把自己锻炼成什么都能聊的呢?”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初李一舟开始运营自媒体。很快,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了流量的潮水方向。
在其早期视频中,第一条点赞过万的视频是2021年2月发布的《35岁之后,有多少朋友和我感触是一样的?》,其中通过吐露自己遭遇的职业中年危机而获得了不少共鸣。
▲(图源/李一舟抖音账号)
接下来,他很快就开始贩卖起了“认知”,在视频里讲起“有些人一辈子也不明白的道理”“我如何3天用400块涨粉十万”等话题,精准锚定了下沉人群的心理需求,也开始用流量变现卖课。
据《投中网》援引一位资深MCN创业者提供的数据,3年时间,李一舟仅通过卖课就赚了1.75亿元。
向普通人贩卖焦虑和“解药”的生意,曾为李一舟带来巨量的财富。然而,当他走进专业壁垒极高的AI领域,不再仅以输出认知来获取收益时,闹剧发生了。
3
灰色地带,成就了李一舟们
截至成文,开发者与一舟智能双方尚未达成共识。但一舟智能官网已将部分参与沟通的开发者模型下架,并且于21日开始在官网模型页面加上“当前模型由社区用户提交,平台整理后发布,如有侵权要求下架或商业合作请联系我们”字样。
而开发者们对这一处理方式并不满意。
兔狲讲道:“我们的诉求是,先不要急着把模型下架了,你(一舟智能)先给我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过去历史上面的侵权该怎么赔偿、当下的模型应该怎么处理,以及未来的模型合作你打算怎么展开这三点。”
但目前,双方的沟通卡在了“一舟智能方面希望我们给他们一个列表,写上认为自己被侵权的开发者信息、模型信息等等”。
然而开发者们并不愿意交出列表,他们的考量是:“一舟智能方面要列表的目的,其实就是想着哪些开发者发现了被侵权的事,他就把这些模型先赶紧下架了。而且现在对方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ROST印进一步解释道:“虽然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录屏、截图的证据保存,但如果真的走到法律诉讼的那个阶段,拿着录屏的材料去做公证,不一定能公证下来作为证据的。”
因此,双方沟通陷入胶着。“我跟他们说是你什么时候能给我们一个解决方案,咱们随时欢迎接着继续聊。”兔狲讲道。
不过,最新的进展是平台方LiblibAI已经参与了进来。LiblibAI在2月21日晚间针对此事发布了声明,表示将与原创作者站在一起,并已经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了证据保存,将依法向侵权主体追究法律责任。
即便已经做好了走上法律诉讼之路的心理预期,但开发者们也清晰地意识到,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维权难度将极大。
ROST印分享道,据其了解目前不论国内外,大部分地区对于模型著作权的归属问题,都还未能形成普适的规则。
他讲道了2023年国内宣判的“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第一案”。
此案中,在庭上AI图片创作者当庭展示了AI图片的整个生成过程:从下载模型、调教模型、输入提示词、生图调参的整个过程。而辩护律师则举证:即便是用户用傻瓜相机拍摄了一张照片,也因为进行了“取景”的动作而获得了著作权,罔论用户对AI软件进行的一系列操作。
最终,法院支持了AI图片创作者的著作权。但ROST印也讲道:“这仅是对模型产物、一张图片的著作权归属的判定,还没涉及到模型层面。”
ROST印还指出了模型著作权立法在技术层面的困境:“训练模型这个事情有一个前提,就是获取语料,也就是需要很多其他的图片。也正是因为这个,大家收集的图很难去论证说这个过程是合法还是不合法的。这就导致目前处于一个法治的真空地带。比如说在日本,收集语料明确在推合法性,但是在国内还没有这样的立法,这也是很多传统插画师、绘画师抵制AI的原因之一。”
如ROST印所说,「市界」联络法律人士,就此争议寻求他的意见,但只得到了一句“实务中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太了解”。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围绕AI技术落地应用的法律法规尚待完善的问题。
从各种意义上而言,AI大模型及其上伴生的一切,都还是尤为新兴的事物。
一个例子是,LiblibAI以及国内另一个较为知名的AI模型社区“吐司TusiArt.com”都才刚开始运营不到一年的时间。其中LiblibAI在2023年四五月份面世,吐司则还要晚上一两个月的时间。
新技术应用往往先于规范,灰色缝隙的存在,给了“李一舟们”可乘之机。而这灰色的缝隙,仍有待更多力量的共同弥合。
(迷鹿、李峥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资料:
《“李一舟何许人也” | 底片》,投中网 曹玮钰 张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10万元奖金池|奇富科技QFSRC首届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大赛等你来战!
奇富科技安全应急响应中心(QFSRC)倾力打造2024 QFSRC首届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