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TALK|金融科技赋能新型消费的成效、挑战与优化建议
消费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经济大盘的“稳定器”,事关民生保障与改善。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定调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指出要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
当前经济社会由过往的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转段,落实中央决策应大力支持新型消费,满足居民消费转型升级的需求。概言之,新型消费发轫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技术,依靠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既开辟了消费新赛道,也弥补了传统消费领域的不足,进一步拉动内需,推动经济企稳回升,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作为服务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金融科技全面赋能新型消费,在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消费场景,强化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意义。随着首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统筹监管政策改革与新型消费潜力释放的导向对金融科技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金融科技支持新型消费有那些重要举措与成效?
第一,精准定位消费客群,触达新的“蓝海”。长期以来,获客成本高企是各类金融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平台企业等非银机构还受服务客群“三低一高”特征影响,互联网、大数据风控技术较好扭转了这一局面。一方面,通过线上引流对客户信息的有效获取,用户信息数量及真实性得到较好保证,金融机构借此持续延伸客群触达,“新市民”“征信白户”等传统意义上金融机构较难服务的“蓝海”群体被纳入服务范围。据统计,仅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在2022年就新增县域客户8741万(数据来源:《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3》)。另一方面,行业数智化水平的提升使运营架构不断迭代,丰富不同客群画像,有效实现精准分类、精准定价、精准授信,降低产品与客群错配的实施空间,在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的同时也有助于控制不良率。
第二,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提升客户黏性。技术水平的提升使金融机构自建消费场景、平台等成为可能,日趋多元化与精细化的消费场景使得金融服务覆盖领域得以扩大。传统消费场景下,金融支持主要集中在家装家电等大宗分期消费或教育、医疗等大额低频消费领域,而金融机构通过丰富自身“APP”栏目模块或与其他头部社交平台、交易平台共建的方式逐渐入局日用品、餐饮等快消领域,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此外,依托“VR”技术而涌现的新型“线上直播”“线上体验”也丰富了用户体验,有效提高了客户黏性。
第三,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强化消费安全。
依靠安全防护技术强化个人信息源头保护。金融机构通过设立智能化安全运营平台、升级终端电脑信息加密算法、推行内外网络“隔离墙”等方式强化客群信息保护,规范信息获取、储存、传递全流程,集中治理过度获取、信息泄漏等安全问题。
拦截网络攻击,维护交易安全。鉴于新型消费线上形式为主的交易特点,金融机构应用“WAF”“IPS”等技术,有效拦截针对线上交易系统展开的内外部攻击,降低交易数据等敏感信息的泄漏风险。
积极防治网络诈骗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利用“OCR”技术精准扫描用户证件信息,识别是否存在偷拍、翻拍可能;通过“防Hack”分析技术提升静默活体检测能力,提升了对“PS换脸”“AI伪装”等欺诈识别的覆盖面。
二、在新型消费场景下,金融科技面临哪些挑战?
首先,金融科技赖以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实现对海量信息的快速处理必须依赖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以“云计算”为例,需要大数据中心等机构实现对信息的收集与储存,“5G”等超高速网络带宽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稳定传输,超级计算机提供算力保障,而我国在上述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弱项。关键领域研发还有不足。目前我国虽然在“5G”等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其他领域的底层技术仍存在较多空白点,存在“卡脖子”现象,对于国外厂商存在严重依赖。此外,不同省份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数据鸿沟”,全国范围的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还没有建立起来。
其次,金融科技应用的技术风险较为突出。一是“破坏性创新”带来的技术滥用风险。金融科技带来的深刻变革冲击了传统金融秩序,迫使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改变经营模式,这被一些学者称为“破坏性创新”。此时,初创企业的监管空白和传统机构迫切的转型需求会使部分管理者改变稳健经营策略,催生了技术滥用风险。二是“算法黑箱”带来的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利用自身收集的海量数据成功搭建了众多算法模型,例如量化投资算法可快速确定交易换手率,避免错误头寸敞口,实现交易盈利与风险管控的平衡。但限于当前算法技术,具体计算的过程仍处于“黑箱”状态,不透明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消费者处于劣势地位,面对“算法歧视”时难以有效应对。
再次,金融科技行业监管需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快速创新提升了监管难度,依靠各类报告提供的监管数据指标难以适应金融科技行业的实施发展变化,在现有监管技术与模式下势必造成监管缺位,存在金融系统性风险快速传导隐患。另一方面,立法机关、监管机构对金融科技的呼应不足,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和“灰色地带”,出现了诸如“炒币”等披着金融科技“外衣”的行业乱象,背离了金融基本规律。
最后,金融科技的“双刃剑”作用也影响着新型消费。例如,金融科技支持的线上消费拓展了新型消费的渠道,但相较于传统线下消费,线上消费难以进行过程监管,消费者也面临着维权难、取证难的现实问题。又如,平台资本无序扩张有待进一步治理,一些头部互联网平台在利用技术优势大打“价格战”限制行业竞争,取得垄断地位后,就肆意“大数据杀熟”,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再如,金融科技虽开辟了新的消费领域,但资本大量涌入使市场快速饱和后即开始收缩,“爆火”“爆冷”现象频发,不利于行业稳健发展。
如何提升金融科技赋能新型消费质效?
1.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5G信号基站、千兆光纤宽带、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县乡地区建设投入,改善区域失衡状况,填补“数据鸿沟”。二是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实现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打破数据壁垒,畅通数据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流通路径。三是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化大数据在金融、能源、交通、商贸、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协同创新,打通线上线下客户资源,实现双向互补、有机融通。四是引导各地区、各行业合理使用大数据资源、算力资源,提升基础设施利用效能。例如对金融数据等高频次调用、对网络延迟度要求较高的,支持向城市级高性能中心调度;对需进一步加工处理,不需较快网络响应的数据,支持向能源丰富中心地区中心调度。
2.推进金融科技有序、稳健应用,降低技术风险
从发展理念上看,应基于有限资源而明确金融科技优先发展顺序,投入应聚焦主要业务发展,避免“大水漫灌”。这一趋势在金融机构中体现较为明显,据有关统计,2023年国有六大行的技术投入增速均同比回落,有的甚至增速为负(数据来源:《中国金融科技生态白皮书(2023年)》)。从应对“破坏性创新”角度上看,应形成全行业、全流程治理合力,共同抵御技术滥用风险。监管部门应针对数据、算法使用失范等实践突出问题制定、更新相应监管规则,尤其要弥补消费者的信息弱势地位;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算法平台应当注重行业自律,规范技术使用行为,避免造成、加剧与金融消费者间的摩擦,助力自身与行业行稳致远。从应对“算法黑箱”角度看,除推进实质性监管、细化算法备案制度等措施解决“黑箱”不透明性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赋予算法使用者更多的算法披露义务,推动避免平台、机构因使用同种算法而结成“攻守同盟”,成为针对消费者的“一致行动人”。
3.全面加强金融科技行业监管
从监管理念上看,要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金融“监管为民”理念,引导金融科技行业积极转变业务发展方式,促进“科技--绿色--普惠”三者健康循环,实现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的积极作用。从制度建设上看,制度缺失仍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鉴此,应加快立法进度,尽快填补虚拟货币交易等热点行为的规制空白,避免相关领域的“野蛮生长”。从监管方式上看,一是要明确机构监管。不久前公布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三定”方案新设科技监管司,下一步应进一步明确其权责范围,努力消除监管空白。二是要统筹功能监管与穿透式监管,在减少重复监管、多头监管的同时精准识别金融科技行业的隐藏风险,在降低监管成本的同时保障监管效能,维护金融科技行业稳定。三是细化行为监管,可通过引入监管沙盒等手段遏制科技“双刃剑”消极作用,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4.提升金融科技赋能新型消费的针对性,打通路径“堵点”“痛点”
一是加大金融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依托科技赋能挖掘消费新增长点,在积极入局文旅消费、绿色消费等新业态的同时,拓展传统消费领域新的业务空间。二是利用科技行业催生的新业态、新领域创造稳定就业和灵活就业机会,通过增加收入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和信贷意愿。三是利用金融科技打通征信验证渠道,畅通各类金融机构间信息共享,既遏制“多头共债”、“借新还旧”等行为,又依法合规筛选出更多“合格”消费者。四是聚焦智能获客、智能运营、智能催收和智能客服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及时回应金融机构解决获客成本与运营成本高企、用户类型与产品类型错配等急难问题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信贷服务。五是通过金融科技不断提升线上线下交易流程的数智化水平,有针对性地解决新型消费存在的消费维权难、取证难等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精英汇聚,共谋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外滩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亚太银行数字化创新大会发言嘉宾与参会机构揭晓
中国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外滩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亚太银行数字化创新大会将于2024年12月18日在上海隆重举行。10万元奖金池|奇富科技QFSRC首届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大赛等你来战!
奇富科技安全应急响应中心(QFSRC)倾力打造2024 QFSRC首届大学生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十载奋进绘新篇 小赢科技筑牢数智基底 共促实体发展提质
近十载探索与积淀,在推动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小赢科技亦逐步找到一条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