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决策类AI公司第四范式四度冲刺IPO,虽大额亏损但仍发力生成式AI
中国最大的决策类AI公司第四范式坎坷上市之路终迎曙光。
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第四范式通过港交所聆讯。通过聆讯后,按照上市流程,第四范式将进入公开路演、招股等过程,预计最快一个月内发行上市,若成功上市,港股将迎来人工智能热门标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第四范式首次递交招股书,自2021年8月首次递交后,还先后于2022年2月23日、2022年9月5日、2023年4月24日递表。
但此时上市真的是个好时机吗?。
由于港股市场整体低迷,“AI四小龙”中的商汤科技股价较年初“腰斩”;“AI+制造第一股”创新奇智今年以来股价跌幅已达到20%。
鉴于此,业内人士也并不看好第四范式上市后的表现。除了港股低迷,最大的诟病无非是第四范式持续大额亏损。2020年至2022年累计亏损超42亿元,2023年一季度亏损3.04亿元。
除了持续亏损,第四范式还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此前3月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将第四范式等28个中国实体和个人列入最新“实体清单”中。
至于第四范式何时能盈利,短期还看不到曙光。
一、决策类AI前景广阔,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第四范式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家决策类AI公司,提供以平台为中心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运用核心技术开发了端到端的企业级人工智能产品,主要解决企业智能化转型中面临的效率、成本、价值问题,提升企业的决策水平。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可按照应用范畴分为决策类人工智能、视觉人工智能、语音及语义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四大领域。与商汤科技等AI公司涉足的图像识别不同,第四范式专注于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支出2255亿元,预计于2027年将增至69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5.1%。其中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的支出规模为532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21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1.7%。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报告。
另据灼识咨询报告中的数据,2018年至2022年以平台为中心的中国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7%,预计2022年至202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3%。
第四范式称,以2022年收入计,其在中国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占据最大市场份额,达到22.6%,并远超排在后面的第2~4位。
资料来源:灼识咨询报告。
但仍需注意的是,虽然决策类AI市场潜力巨大,但整个行业目前还处于开荒期,随着参与者涌入赛道逐渐拥挤,行业技术成熟度也有限,大都难以满足客户需要。
二、深陷亏损泥潭,三年多亏超45亿
第四范式近年来业绩快速增长。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实现收入分别为9.42亿元、20.18亿元及30.83亿元,2021年和2022年增长率分别高达114.2%、52.7%;同期毛利分别为4.30亿元、9.53亿元、14.87亿元。2023年延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一季度实现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33.6%。
具体来看,第四范式收入主要来自先知平台及产品和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两部分,前者主要通过软件使用许可及人工智能操作系统SageOne销售提供,后者则是帮助客户利用先知平台开发定制化的人工智能应用。
资料来源:第四范式招股说明书。
第四范式收入的大幅增加可以归因于用户群扩大和用户支出增加。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拥有的客户数分别为156名、245名、409名。其中,标杆客户分别有47名、75名、104名;同期标杆用户带来的平均收入分别为1230万、1370万、1790万元。所谓标杆用户,指的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及公众上市公司,近年来标杆用户对总营收的贡献率持续在51%以上。
但营收的快速增长没能将第四范式拉出亏损的泥潭,和绝大多数AI公司一样,第四范式至今尚未实现盈利,仍处于巨额亏损状态。
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产生亏损净额分别为7.5亿元、18.02亿元及16.53亿元,2023年一季度亏损净额同比扩大约11%至3.04亿元,三年多亏损超45亿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第四范式解释称,“为开发及增强公司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栈而产生的研发开支;为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扩大我们的用户群而产生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主要来自支付予公司雇员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及与授予公司投资者的若干非经常性优先权有关的赎回负债的利息开支”。
第四范式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称,“人工智能技术一直不断演变,公司所经营的行业的特点是不断变化。同时,公司正对研发作出重大投资,而有关投资可能于短期内对盈利能力及经营现金流量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第四范式于往绩记录期曾产生亏损净额及经营现金流出,而第四范式可能无法实现或随后维持盈利”。
三、备受资本青睐,发力生成式AI
事实上,第四范式主要把钱花在了研发投入上。
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研发投入分别为5.7亿元、12.5亿元、16.5亿元,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保持在50%~65%之间,连续多年高于其他两项行政、营销的开支的总和。
多年的高强度研发投入虽然对利润形成较大侵蚀,但却是第四范式技术竞争力的保障,使之在算法效率、准确性及平台能力方面持续保持优势。
在今年生成式AI浪潮席卷之际,第四范式也开始布局,今年3月较早就推出了专为业务场景设计的企业级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式说”。据介绍,“式说”是北京市首批7家模型伙伴之一,已经率先与多个行业的头部客户开展了AIGS的相关合作,能满足企业部署大模型所需的内容可信、数据安全、成本可控三大要求,同时具备生成式对话能力、多模态输入输出能力、企业级Copilot能力,可以重构企业软件的用户体验和开发效率。
自成立以来,第四范式已完成了11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背后不乏有像红杉中国、创新工场等明星机构,更是首家获得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共同投资的AI企业。
截至2023年3月底,第四范式的流动现金资源共计29.9亿。但家底再殷实也经不起造,三年来第四范式经营性净现金流合计净流出超20亿元,这或许2也是第四范式急于上市的原因。(文|公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