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信息披露》等4项金融国家标准发布,多家金融机构参与研制
8月23日,WEMONEY研究室获悉,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牵头研制的《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信息披露》《金融行业开源软件测评规范》《互联网金融智能风险防控技术要求》《互联网金融 个人身份识别技术要求》等4项金融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正式发布。
以上4项金融国家标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金标委)归口并执行,人民银行为主管单位。
《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信息披露》(GB/T 42925-2023)由协会牵头组织中信百信银行、四川新网银行、北银消费金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蚂蚁科技集团等单位编制。
该项标准规定了境内从事个人网络消费信贷业务的从业机构信息披露行为相关要求和内容,包括信息披露的原则、范围以及具体披露信息内容等,信息披露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等原则要求,披露对象范围包括面向社会公众、面向个人网络消费信贷的借款人,具体披露信息内容主要分为从业机构信息以及贷款年化利率等关键业务信息。标准的研制发布将为有关从业机构规范信息披露行为提供指引,进一步提高从业机构信息透明度,在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和从业机构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向公众公开、透明地披露相关信息,有效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等合法权益。
《金融行业开源软件测评规范》(GB/T 42927-2023)由协会牵头组织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联、交通银行等单位研制。
该项标准规定了金融行业开源软件测评体系和对应的测评模型与测评方法,适用于金融行业的开源软件测评工作。标准的研制发布将有效规范金融机构在引入开源软件前进行评估,帮助金融机构进行技术路线选择和开源软件选型,提升开源软件的质量和成熟度。
《互联网金融智能风险防控技术要求》(GB/T 42929-2023)由协会牵头组织支付宝、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华兴银行等单位研制。
该项标准规定了互联网金融场景下智能风险防控技术所需满足的技术框架、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实现的安全要求以及运行要求等,适用于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组织机构,以及提供智能风险防控技术服务的机构。标准的研制发布有利于从技术层面规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广泛应用的大数据风控平台,提升从业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尤其是有利于防范互联网金融新型账号、交易、支付和信贷风险。
《互联网金融 个人身份识别技术要求》(GB/T 42930-2023)由协会牵头组织支付宝、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联、旷视科技、同盾科技等单位研制。
该项标准规定了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个人身份识别技术要求,包括技术框架、凭据技术要求、身份识别技术要求以及安全要求,适用于互联网金融服务中与个人身份识别相关的服务与活动。标准的研制发布有利于在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与交易便捷之间的良好平衡,有利于实现对个人身份识别可信度的互认,防范洗钱风险、电信诈骗等风险问题。
协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在国标委和金标委的指导支持下,加强对以上已发布的4项金融国家标准的宣传培训,通过协会自律管理、检测认证等方式促进标准的贯彻实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消费金融环境、社会和治理实施指南》等3项团体标准分别通过立项评审和技术审查
该项标准可为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从业机构践行消费金融ESG相关的理念和原则提供参考。北互金秘书长王思聪参加中国贷后处置峰会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思聪受邀出席此次峰会,并发表了题为“个贷不良资产处置难点与方式探索”的主题演讲。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将开展行业内变相高息“现金贷”、“套路贷”等问题自查整改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开展变相高息“现金贷”、“套路贷”等问题自查整改的通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召开“金融数据要素合规应用与安全管理”工作座谈会
会议围绕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促进金融数据要素合规应用、赋能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讨论。《2023年金融APP市场治理与发展报告》正式发布:个人信息收集使用问题同比下降5.9%
3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京召开《2023年金融APP市场治理与发展报告》发布会暨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