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品依赖、盲目跨界、加速下滑的均瑶健康能靠益生菌翻身吗?

博望财经小魔丸2023-05-22 18:46 大消费
曾经伴随着一代人成长的均瑶牛奶早已不见声影。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均瑶品牌老化、产品老化、模式老化等棘手问题齐涌显现,这个1997年诞生的老品牌在时间的考验下,逐渐褪去了光芒。

图片

文|小魔丸 

来源|博望财经

常温乳酸菌第一股在被动全面转型的的泥潭中艰难挣扎。

曾经伴随着一代人成长的均瑶牛奶早已不见声影。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均瑶品牌老化、产品老化、模式老化等棘手问题齐涌显现,这个1997年诞生的老品牌在时间的考验下,逐渐褪去了光芒。

01

3年净利持续下滑,均瑶患上单品依赖症

看业绩,2020-2022年均瑶健康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7.60%、31.26%、47.87%,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下滑,而且下滑速度正在加快。

2022年财报中均瑶健康将下滑归因为:益生菌产品投入增加,导致费用增加;另外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成本有所增加,导致净利润也有所下降。

但深层来看,其单品依赖、抗风险能力低才是限制了其成长性重要因素。

均瑶健康2011年起进入常温乳酸菌市场,12年过去了,到目前为止常温乳酸菌依然是均瑶绝对核心的主营业务。财报显示:2019-2021年度,乳酸菌饮品分别给均瑶健康带来了11.88亿元、7.70亿元及7.54亿元收入,占比达到总营收的95.37%、90.43%、82.58%,2022年这一数据为68.79%。

图片

消费赛道日新月异,自我迭代快速更新已成常态,市场规模来看,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规模增速已经由最初的35.4%降至7%左右。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犀利指出:“在这个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创新升级的节点,均瑶没有跟上整个消费升级的节奏,远离了主流消费人群,味动力这种常温乳酸菌已被市场抛弃,被消费者所遗忘。”

随着国内乳酸菌饮品领域竞争加剧,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亦布局细分领域蚕食分羹,红海竞争之下,单品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乳业分析师宋亮也指出:“乳酸菌市场门槛较低,大小企业低价竞争获取市场份额成为常态,混战之下,均瑶业绩下滑其实成为一种必然。”

02

行业饱和,盲目跨界

后知后觉的均瑶,为突破单品依赖的困境,近些年做了很多种尝试。

2020年进军瓶装水,上海均瑶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成立,2021年收购湖北三座山饮品有限公司,更名湖北恩赐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2022年投资1.5亿元建设恩赐矿泉水产业园,以富含偏硅酸和锶为主卖点。

其董事长王均豪曾表示,公司的经营愿景是“持续引领含乳饮品行业发展,立志打造‘百年老店’,努力成为由品牌群组成的国内快消品行业中的健康饮品龙头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为“将公司的含乳饮品打造为含乳饮品行业第一品牌,在全国含乳饮品行业占据领导地位”。

然而上市之后不久,均瑶便慌忙转向。

跨界并不顺利,食品安全成为均瑶第一关卡。均瑶恩赐因为生产、销售不符合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而被遭到监管部门处罚,无独有偶,去年12月,湖北均瑶恩赐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的“岩心水润”2批次饮用天然矿泉水(518ml/瓶)、饮用天然矿泉水(350ml/瓶),各检出溴酸盐0.018mg/L、0.017mg/L,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图片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18)规定,每升天然矿泉水溴酸盐限值为0.01mg/L,上述矿泉水溴酸盐含量均超标。

图片

财报显示,2021年上海均瑶天然矿泉水公司和湖北均瑶恩赐公司分别亏损89万元和333万元;2022年上半年,上海均瑶扭亏为盈,净利润22.65万元,湖北均瑶恩赐亏损246.67万元。除了大举进军瓶装水业务之外,均瑶健康也在近两年围绕“大健康”概念涉足玻尿酸以及白酒业务,2022年2月与圣窖酒业正式启动合作,但最终没有下文。

从瓶装水到白酒,均瑶不停摇摆,背后体现的是式微之下其管理层战略布局的混乱。品牌要新生,跨界无疑是一个突破口,但盲目跟风、胡乱跨界,在新的领域依然要面对龙争虎斗,得不偿失。

03

押注益生菌

看市场前景,2022年,我国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已破千亿,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产业产值将超过4906亿元,中国市场占比将超过25%。

数据来看,中国益生菌市场有充足的想象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益生菌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没有标准。从弊端来说,没有标准意味着没有门槛、没有底线,全凭企业自觉,但亦有利好的一面,在每一个行业野蛮生长时期,都会诞生许多市场龙头,率先卡位占据先发优势而后一骑绝尘。

尽管如此,在这个市场依然有无数对手早已布局,智研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国内益生菌原料市场中,杜邦和科汉森合计市场占有率仍超过80%。

战略而言,均瑶健康试图通过与高效等研究机构合作等方式,推动菌株商业化和产业化,实现国产替代进口,抢夺益生菌的市场份额。目前,均瑶健康通过与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已经储备了近20株专利益生菌菌株。

就产品而言,均瑶已上市涵盖咀嚼片、酸奶、固体饮料、巧克力、饼干等各种形态的益生菌产品,在终端均瑶还在建立包括女性健康、烘培、薯片、糖果等不同品类的产品矩阵。

图片

均瑶健康试图重点发力益生菌市场打造新的增长曲线。王均豪表示:“民族益生菌产业的崛起,需要研、产、销多方合力, 共建链式生态圈,打造全球益生菌领导品牌”,理想很丰满,但是,均瑶的益生菌业务目前还处于襁褓。报告期内益生菌饮品、益生菌食品分别实现营收3005.85万元、5075.57万元,占主营业务营业总收入比重仅为3.18%、5.36%。

王均豪是一个标准的商人,所有能赚钱的热点都试图参与其中,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最终或遭到反噬。目前的状况是,均瑶似乎找到了一条还算靠谱的突破口,只是整个赛道越来越拥挤,行业红利不只是均瑶的机会,也是其他品牌的机会,狭路相逢,又是一场白刃战,均瑶能否笑到最后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派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派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paicaijing314@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