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2023|消费提振年,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加码布局

WEMONEY研究室刘双霞2023-03-14 19:02 数字金融
消费提振年,消费金融行业迎来重要“窗口期”。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刘双霞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商务部也将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

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消费需求复苏,市场预测消费金融行业也将迎来重要“窗口期”。2023年,消费金融行业实现良好开局,多家机构加码增资,拓展融资渠道,持续优化对新市民等重点客群的服务。同时,借助科技手段,加强资产质量把控,在运营上降本增效,精细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01.鲶鱼入局,持牌消金加码增资

近日,蚂蚁消费金融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从80亿增至185亿,增资幅度131.25%,这也使其成为30家已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注册资本最高的公司。

事实上,2023年以来,已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对外公布增资事宜。

2023年1月,背靠上海银行和携程的尚诚消费金融完成注册资本变更,其注册资本由原先的10亿元增加至约16.24亿元,增资幅度达62.4%。

在尚诚消费金融之前,湖北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于2022年12月30日发生变更,由9.4亿元增加至10.06亿元,增资幅度为7%。

2月27日,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对消费金融子公司增资议案,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拟向宁银消费金融增资额由不超过15亿元增至不超过35亿元。

此外,去年下半年以来,还有多家消金公司曾披露增资意向。如海尔消费金融获批增资至15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增资至53.2亿元、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新增注册资本5.8亿元、南银法巴消费金融获批增资44亿元至50亿元。

频繁增资的背后,是消费金融公司补充弹药,为后续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做准备。

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消费需求复苏,市场预测消费金融行业将迎来重要“窗口期”。事实上,近两年来,互联网巨头及多家银行加码布局消费金融市场,仅去年加入的“新玩家”就有宁波银行、南宁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城商行及国有大行,随着这些鲶鱼入局,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趋势。

海尔消费金融认为,近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整体资产规模稳步提升,伴随着政策的持续利好以及金融科技能力的持续提升,相信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02.资金资产两手抓,行业发展提质增效

随着监管完善和市场格局的不断优化,行业已由最初的粗放式探索发展向精细化运营转变,与此同时,竞争也不断加剧。

事实上,受疫情影响,消费金融公司一方面要加强风险管理,把控好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拓展融资渠道,调降利率。

日前,有消息传出多家消费金融机构收到监管部门口头指导,要求个人放款利率降低至20%以内。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有从业者表示暂未听说利率降至20%以内的相关消息,也有从业人士表示利率压降早已开始,但目前政策未定,利率压降难以执行。

但消金行业利率下行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事实上,今年以来,银行侧消费贷“利率”内卷,也倒逼消费金融机构下调利率。例如,中邮消金极速贷、中信消金信期贷等产品年化利率为7.2%起。

相较于银行而言,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渠道有限,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讲,资金端要扩宽资金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资产端要通过科技手段等,把控风险,实现降本增效。

近两年,消费金融公司正在走出“同业借款”的单一融资结构困境,“补血”方式趋向多元化。

如中原消费金融已集齐了包括同业拆借、资产证券化、银登中心、金融债等头部机构所拥有的融资手段,更关键的是,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消费贷款打开降低利率的空间,体现了其普惠定价、让利于民的初心与决心。

在资产端,海尔消费金融表示,2022年资产整体平稳,年末受到疫情影响,风险有一定波动,但1月初已迅速回升至指疫情前的水平。

资产的迅速回复得益于风控的提前布局。海尔消费金融表示,从2022年Q3开始,公司风控一直保持谨慎稳健的准入策略,保持低位的新客资产增速,以稳住老客基本盘为主要经营策略。

当前,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呈现加速融合趋势。科技手段在消费金融资产拓展和资产质量把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银消费金融表示,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科技系统的开发、测试、运维效能,加强数据治理与数字资产的价值挖掘。

03.聚焦新市民客群,以更优服务助力消费提振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被放在了首位,促进国内消费也是目前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在3月初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商务部将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将联合有关部门,调动各地方、行业协会、企业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确保全年消费活动不断、精彩纷呈,形成波浪式的消费热潮,增强消费信心和活力。

在这其中,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拥有广泛的客群、充足的金融资源、可靠的金融科技手段,可以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成为支持提振消费活动的重要力量。

提振消费还需照顾不同消费人群,针对新消费趋势,有的放矢,精准施策。2022年3月,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着力解决3亿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

“3亿新市民”成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聚焦的重点人群。《通知》下发一年来,持牌消金机构各显其能,发力新市民服务。

据悉,兴业消费金融制定了《关于服务“新市民”金融需求的行动方案》,聚焦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持续优化各项服务,提升新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招联消费金融为新市民打造多个“定制化”金融服务,有效解决新市民日常生活消费资金周转困难。截至2022年末,招联累计服务新市民2023万人,发放贷款6124亿元,服务范围涵盖31省307城市。

中原消费金融精准“画像”、分类对接,根据不同职业的新市民群体推出相应产品。针对新市民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和产业基地、园区中的新市民群体,中原消费金融推出主打线下大额的专属APP,通过专属客户经理服务为新市民提供更高额度和更加便捷的服务。

截至目前,中原消费金融通过延伸服务触角,创新业务模式,已实现新市民衣、食、住、行、用等全场景覆盖,累计服务新市民用户超过600万人。

伴随着消费金融行业从高速发展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精细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面对2023年的良好开局,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应持续优化对重点客群的服务,通过科技手段实现降本增效,真正将金融服务惠及于民,为提振消费贡献金融力量。

本文为派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可发邮件至paicaijing314@126.com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微信公众号ID:paicj314)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派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