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大厂”减少382次投资,互联网告别“撒币时代”!
外卖、打车、共享单车、直播、教培、社区团购……几个已经被人们习以为常的词语,背后却浓缩了互联网巨头们相互拼杀的数场战役。那是一个大厂只要嗅到风吹草动就会不惜代价进场抢赛道、抢机会的时代,一年烧光千亿的社区团购项目就在眼前,但现在,无论是否有准备好,他们都正在向那个时代告别。
2022年行将结束,截至目前腾讯、阿里、字节、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对外投资的节奏明显放缓,不仅频率和金额大幅下滑,还开始“卖卖卖”,不断出售手中资产。
来源:罐头图库
这不失为自保的一种方式。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浮沉后,不少大厂都已经陷入了增长瓶颈,哪还有精力分给曾经的盟友。
不过,贵为曾经一掷千金的行业巨头,互联网大厂们的一举一动依旧备受关注。毕竟冬天终究会过去,沁润在社会动脉中的互联网也不会只甘于做历史的注脚。那么,在捂紧钱袋子的当下,大厂都做出了哪些投资选择?曾经的投资盛况还能回来吗?
大厂投资的拐点
五年前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后,一张“东兴夜宴”的饭局合影火了。此前的“乌镇夜宴”都是网易丁磊做东,这一年王兴和刘强东干脆自己组局,最有意思的是饭桌上的座次顺序。
马化腾身着圆领T恤端坐中央,其余大佬则普遍西装革履,穿着颇为正式。最上首是王兴、刘强东,高瓴资本张磊、滴滴程维、快手宿华、摩拜王晓峰、美团点评王慧文、知乎周源、58姚劲波、京东金融陈生强、联想杨元庆、红杉资本沈南鹏、字节张一鸣和小米雷军也悉数在场。
来源:中新经纬
不难发现,这次饭局宛如“腾讯系”大聚会,席上多位大佬的企业,都是腾讯的重点投资对象。
2010年的“3Q大战”后,腾讯转向开放。用马化腾的话说,腾讯要“将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至2017年,腾讯已经投出了互联网的“半壁江山”,“东兴局”就是最好的例证;2019年初,腾讯总裁刘炽平在投资年会上称,过去11年腾讯投资了700家企业,其中63家已经上市,122家成为市值/价值超10亿美金的独角兽。
那不仅是腾讯投资的高光时刻,也是整个互联网产业投资的高光时刻。
IT桔子数据显示,2018年腾讯披露投资事件164起,累计投资金额达708.79亿元,创公司历史新高;同年,阿里巴巴披露投资事件74起,累计投资金额803.91亿元,甚至超过腾讯。
“腾讯计划向快手再投资10亿到15亿美元”“腾讯领衔四巨头340亿入股万达商业”“腾讯计划向美团点评投资10亿美元”“阿里150亿投资分众”“阿里、苏宁参与华泰证券142亿定增”……这些充斥着百亿人民币大手笔的表述,便是2018年互联网创投圈的真实画风。
事实上,即使是到了2021年,互联网投资仍呈一片火热的景象。2014年才开始第一笔投资的字节跳动,投资数量和金额都随时间推移保持稳步提升,至2021年,字节的投资数量已升至69起,投资金额也有245.73亿元,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超越了阿里;同年腾讯的投资数量更是达到276起,投资金额1391.09亿元。
但这一切,都在2022年戛然而止。2021年底,腾讯以中期派息的方式将手中持有近九成、价值超千亿港元的京东股票全部派发,吹响了收缩投资阵线的号角;不久前,腾讯又以相同的方式派发了持有的大部分美团股票。除此之外,今年腾讯在二级市场抛售的公司还包括金山办公、Sea Limited、新东方在线、步步高、华谊兄弟等。
同期,阿里也陆续减持了众安在线、快狗打车、商汤科技等公司,其对优酷的控股也从直接转为间接。
伴随着减持的,还有对战投部门的裁撤。今年1月,字节跳动传出裁撤战投部门的消息;7月,阿里战投部门也出现缩编。诚然,这并不意味着大厂战投的消失,但至少现在,战投部短期内已经成为了可以被砍掉的潜在成本。
而最能体现风向变化的,还是投资金额和数量的直观数字。IT桔子数据显示,2014年来共有多家累计投资数量过百的互联网大厂,以其中价值/市值较高的十家为例,腾讯、阿里、字节、百度、京东、小米、360、B站、好未来、58同城在今年的投资数量总计比去年减少了382次,各家分别同比下降了67%、64%、74%、53%、100%、41%、100%、73%、100%和100%。
100%意味着,京东、360、好未来和58同城在今年均没有任何出手投资动作。
而在投资金额方面,这十家大厂也均呈现断崖式下跌的走势。除了完全未出手的四家,腾讯、阿里、字节、百度、小米和B站在今年的投资金额分别同比下降了87%、91%、96%、5%、50%和94%,其中下降幅度最小的百度在2021年已经同比降低了91%。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包括大厂在内,今年大量VC和PE的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谨慎的阶段。企业需要提升自己在资源和资金方面的利用效率。
也有头部投资机构的投资人认为,在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大厂倾向于握住更多现金,再伺机而动。且从退出的项目来看,大部分也确实到了该退出的时机。
投资调仓,大厂“变硬”?
虽然减缓了投资的节奏,但大厂们的投资并非就此归零。受政策导向、业务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大厂们正在调仓换道。
IT桔子数据显示,2021年,游戏、企业服务、文娱传媒和电商零售是最受上述十家大厂青睐的赛道。而到了2022年,最受欢迎的赛道变为了先进制造、企业服务、文娱传媒和智能硬件,医疗健康和汽车交通也有迎头赶上之势。
企业服务连续两年居于高位并不难理解。在云计算发展趋势愈发明显、C端流量逐步见顶的当下,发展上游B端企业服务、挖掘新蓝海几乎是大厂必然的选择。
在这方面,阿里、腾讯和字节最为知名的产品便是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且相较C端,B端业务更考验企业的技术、算法、协同等能力,为进一步争夺该领域的头部位置,通过投资完善短板,加大布局自然成了性价比较高的途径。
游戏和文娱传媒的稳定,则体现出腾讯对行业整体投资的影响力,以及“过冬”时期,大厂们又重新回归深耕主业的趋势。
2021年,十家大厂共计对游戏行业投资98起,对文娱传媒行业投资63起,其中腾讯分别占65起、23起,B站分别占21起、19起。
游戏和文娱传媒,一直是腾讯旗下的核心布局领域。依托庞大的社交流量,腾讯在新闻、小说、音乐、影视、综艺、发布平台等整个内容产业链方面,拥有较为完整的生态;游戏则是腾讯的“摇钱树”,2021年10月,《王者荣耀》已经成为了第一个累计收入突破100亿美元的移动游戏。
而B站则是自有投资记录开始,就一直专注于这两个领域。2014年至今B站的162次投资中,有83%都献给了游戏和文娱传媒,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B站围绕自身特点构建内容生态的重要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大厂明显加强了对实体经济和硬科技领域公司的投资力度。以腾讯为例,不仅投资了多家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公司,还在农业领域进行了加码;而阿里系也先后投资了工业智能企业亿可能源、AR/MR设备研发商太若科技、存储芯片生产商长鑫存储等。
其中,小米对智能硬件、先进制造、汽车交通方面的关注尤为突出。近两年,小米投资了31家智能硬件企业、31家先进制造企业、15家汽车交通企业,均为十家大厂之最。且小米偏爱在早期进场,其选择的标的多数已经实现了规模商业化,并且得到了产业链下游品牌的认可。
对于大厂投资的转舵,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认为,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是看到了这一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依托数字化技术帮助传统制造业转型的企业服务有望成为互联网大厂的第二增长曲线。
与此同时,海外也是大厂布局的新重点。腾讯今年的90次投资中,海外占比达41%;而阿里年内已经三次对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注资,总计花费超16亿美元,11月底还在西班牙推出了新平台Miravia;拼多多、字节也分别以Temu和Tik Tok Shop为抓手,发力跨境电商。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表示,国内互联网虽然遇到了瓶颈,但欧洲、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地区还有发展空间。互联网大厂在国内积累的先进运营经验、工具和资本,到这些地区一样可以落地。
投资盛况,还能回来吗?
不过,丁道师指出,纵使大厂纷纷调仓、出海,未来行业想要恢复到以前的投资盛况也相当困难。
原本,大厂“挥金如土”投资的背后,既有财务上的考虑,也有战略上的考虑。一方面,被投标的能带来丰厚的业绩回报;另一方面,选择与自身业务及战略定位相关的投资项目,也能在扶持更多中小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自身的龙头地位。
此外,如果某家互联网企业确实不具备某一领域的“基因”,通过投资切入该领域无疑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如腾讯一直以来被认为不具备电商基因,但其投资的京东、拼多多,如今已经成长为电商界“三巨头”;阿里被认为没有文娱基因,其也可通过对优酷、芒果传媒等的投资扩张文娱版图。
但是在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大背景下,一是企业已经无法通过市场支配地位获取超额利润,且并购、投资行为还会受到监管重点关照;二是各平台间“拆墙”后,通过绑定“派系”、“结盟”获取流量已成为过去时。
更何况,互联网行业国内增长已行至天花板,各赛道竞争激烈,成熟格局基本确定,也很难再跑出拼多多这样夹缝中生长出的巨型公司。
而且在外部环境艰难的状况下,一些短期内看不到生态协作发展的可能、自身盈利能力又不出众的企业,也不如落袋为安的真金白银来得实在。
浙江大学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就曾评论腾讯派发美团的举动称,腾讯是想“收缩业务,和重资产的企业做切割,逐渐转向主业。”阿里今年减持的快狗打车和商汤科技,也都符合生态协作有限、盈利情况不明朗的特点。
来源:罐头图库
在此背景下,投身硬科技和实体产业可以让互联网企业从依赖业务品类扩张带来的增长,转向通过聚焦技术/产品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企业的创新力和产品力。被投的企业也可以释放负担、摆脱束缚,充分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时代变了,大厂的故事也该换个方式讲了。
你对互联网大厂今年的收缩、裁员有怎样的感触?怀念巨头们“神仙打架”的时代吗?评论区聊聊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中国18大互联网公司广告营收榜(2023年Q3):整体复苏与新亮点交织
经历上一季度的持续回暖后,国内互联网广告行业在三季度呈现出了整体复苏与新亮点交织的特征。快手金融再进一步:招聘风控岗位,建供应链金融平台
为了支撑金融业务发展,快手开始招兵买马。招聘信息显示,快手近期在金融领域投放多个岗位,涉及风控合规、供应链金融等方向。押注买手电商,小红书不需要“顶流主播”
小红书是聪明的,在商业化进程中摇摆了十年后,其面对的是内卷加剧的电商赛道。当买手电商逐步在小红书站内生根发芽,问题也就随着而来,为什么在低价盛行的时代,小红书却做成了“高价”买手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