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科技创新”式外卷,卷出中国力量

派财经派财经2022-11-11 11:08 数字产业
增长的动力来自创新,也是百度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的底层逻辑。据报道,百度2021年研发投入在核心收入中的占比超过23%,研发强度在国内民营企业500强中连续两年排第一。

“要卷就卷创新,因为发展的本质是增长,增长由创新驱动。”11月9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联想Tech World大会上发表的这段演讲引发了行业共鸣。

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纵观全球科技史,能跨越60年产业周期的企业共性都是用创新驱动增长。过去250年,蒸汽机的发明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随后的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诞生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创新技术,创造了全球范围内指数级的增长。人工智能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量,将创造新的增长奇迹。

增长的动力来自创新,也是百度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的底层逻辑。据报道,百度2021年研发投入在核心收入中的占比超过23%,研发强度在国内民营企业500强中连续两年排第一。

十年来,百度在研发投入上下千亿重注,为自动驾驶领域培育尖端技术人才,用科研创新助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2022 年 Q2,百度研发投入为 63 亿元,其中核心研发投入占核心收入比例连续 7 个季度超过 20%。

百度的内部文化机制也为其提供了创新土壤,先后设置了最高奖、黑客马拉松、飞桨生态人才,激发科研生产力,用创新驱动增长。据了解,今年9月,李彦宏为“大道”、“潮汐”、“拨云”三支团队分别颁发了公司最高级别奖项“2022百度最高奖”,奖金折合人民币超2000万元。自2010年设立以来,已有46个团队获此殊荣,累计奖金超3亿元。

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百度的创新卷向了“科技”和“AI”两个领域。

在科技上,百度“迎难而”,在量子、芯片、大模型、飞桨、智能驾驶方面,卷出了中国科技力。

过去几年,百度在量子科技的研发上不断发力,开发出量脉、量桨、量易伏等系列产品,并逐步向市场推进。据了解,百度量子聚焦 QIAN 命名的战略发展方向,即量子基础研究突破(Quantum),量子基础设施建设(Infrastructure),量子应用研发落地(Applications),量子生态网络构建(Network),全力打造量子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加速量子计算产业化进程。

某种意义上讲,量子计算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发展生态的竞争。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评价道,“这体现出大科技公司的责任和担当,为“人人皆可量子”的愿景付出了实际行动。”

过去一年,百度在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商业应用层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甚至是方向性的改变。李彦宏表示,“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因为L2和L4的事故责任界定都是清楚的,L2出了事责任在司机,L4没有司机了,运营商要为事故负责。L3则是司机在需要时进行接管,事故责任很难界定,因此L3的普及需要更长时间。”早在2022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李彦宏就曾表示,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

事实上,百度L4级自动驾驶落地很快。到今年7月份,百度自动驾驶出行平台“萝卜快跑”累计订单已超过了100万单,运营范围遍及北上广深等10多个城市。在重庆和武汉,还开放了萝卜快跑全无人商业化运营。

在AI领域,百度“落地而卷”,围绕数字人、萝卜快跑、行业大模型、飞桨、文心一格等方面,卷出了AI生产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百度是为数不多的进行全栈布局的公司,从最底层高端芯片昆仑,到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再到文心预训练大模型,各个层面都有领先的自研技术。

当下最火的AI作画成为了技术突破的代表,技术创新上百度开发了AIGC“人机共创”新模式,AI从理解语言、理解文字、理解图片和视频,走向了生成内容。

今年8月,百度正式发布了AI 艺术和创意辅助平台文心·一格,这是百度依托文心大模型,创新推出的首款“AI 作画”产品。据了解,今年大火的AI数字人,也是由AI创造,同时可以用AIGC能力进行内容创作。百度AI数字人度晓晓今年挑战了高考作文,40秒写了40篇,并且拿了专业评分老师给出的高分。百度AI数字人偶像希加加,不仅会写诗作画,在今年国际时装周上,希加加还带领一众数字人同伴,完成了一场虚拟时装秀。

目前,百度已经累计斩获 13 项 AI 中国专利奖,包括 1 项金奖,6 项银奖,AI 领域高级别奖项累计数量第一。2021年,百度荣获人工智能交互领域的唯一中国专利金奖,成为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中国专利奖奖项最多、获奖级别最高的高科技企业。

2020 年 6 月,百度宣布未来 5 年预计培养 AI 人才 500 万,为中国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发展提供 AI 人才保障。截至目前,百度已培养超过 200 万 AI 人才。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派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派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paicaijing314@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