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转向To B全面出击 收获无感的一季

财经观察站嘉铭2022-08-25 19:38 数字产业
腾讯云这两年在全面转向、专攻政企市场,但会面临着前有挤压和后有追击的境遇。转向政务市场似乎是选择性正确,但目前看困难不少,亮点不多。

8月17日,腾讯控股发布了2022年度第二季度财报,与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一样,腾讯发展增速放缓,首次出现营收和利润同步下滑。其中收入1340亿元,同比下滑3%,净利润186亿元,同比下滑56%。

作为新希望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 是腾讯唯一处于增长态势的业务板块, 二季度营收 422 亿元,占总营收的31.5%,连续五个季度超过30%。成为腾讯继增值服务之后的营收和业绩支柱。

不过,这份财报也显示,包含腾讯云的企业服务收入同比略有下滑。腾讯给出的理由是正在积极缩减亏损的业务。

实际腾讯云在实施战略转向,在Iaas重资产竞争且市场已经相对固化形势下,其业务重心转移到了技术含量附加值更高PaaS与SaaS;而在消费互联网行业红利见顶的情况下,产业互联网则成为了腾讯云的新目标。

财经观察站

作者 嘉铭

图片

转向To B面面俱到, 营收数据泛善可陈

腾讯云近年来一直向各行各业扩展,推动产业数字化帮助生态内企业做好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向精细化运营转变,降低成本、提升产业效率。

7月12日,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宣布成立政企业务线,集中力量巩固To B、To G市场,加快推动区域市场下沉。

财报显示,本季度,腾讯继续全面出击,在政务、金融、工业、能源、文旅、农业等行业开拓、深耕。

金融领域,腾讯云助力龙岩农信系统开设“远程银行”,多人担保贷款签约时效从3-5天提升至15-30分钟,最快15分钟签约完成,人均工作效率提升10倍以上。

能源领域,腾讯云首次对外发布“能源连接器(Tencent EnerLink)”和“能源数字孪生(Tencent EnerTwin)”两款能源行业产品,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和节能降碳。

建筑领域,腾讯云携手深圳妈湾港打造虚实共生的数字孪生城市;并为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等客户提供基于企业微信和腾讯连连的社区服务平台。

政务领域,腾讯云成为首批通过中国信通院“政务协同平台解决方案能力”评估的服务商。目前,腾讯云已深入基层治理、移动办公、指尖帮扶、智慧防疫等政务协同十大场景,打造了“七人普”、“云上两会”、粤政易、贵政通、上海“一网统管”等多个标杆性项目。

农业领域,腾讯与深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深农集团业务和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共同探索“数字化农批”及“数字菜篮子”建设,并携手打造和输出标准化农业综合解决方案。

工业领域,智能制造领域,腾讯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三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服务42万家制造企业、覆盖26个行业、开放超过4900个工业APP、连接297万台设备。

运营商领域,腾讯云首次实现国产自研邮箱系统在运营商行业的成体系替换,平稳支撑数十万企业员工陆续接入使用;还在行业成功落地首个5G双通道(蜂窝网络&Wi-Fi)切片网关,通过增强网络可靠性、降低时延,助力运营商进一步提升用户粘性。

文旅领域,腾讯云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知识图谱、人工智能、音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数字形式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助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

本季度,腾讯云的业务确实覆盖了越来越多的行业。但在营收、利润等数据泛善可陈,与自己、包括与友商相比仍略显尴尬。

营收方面,第二季度,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1%至环比下跌1.3%。而在2021年第四季度,腾讯的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板块的营收已达到了479.58亿元。

从2020年起,腾讯不再单独披露云业务收入,而是将其纳入到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的业务范畴内相关财报及机构分析显示,腾讯云2020年营收为259.7亿,2021年营收收入约348亿元人民币。

但与领头羊阿里云2021年近700多亿元的营收相比,差距不小。而2021年,华为云营收201亿元,同比增长34%、百度智能云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64%。

腾讯方面指出,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增速较上季度有所放缓,主要是4、5月份的新冠疫情抑制了商业支付活动。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速下降,腾讯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因积极缩减亏损项目导致。

腾讯云收入环比下降,实际上受到了其内部业务的调整和战略变化的影响,腾讯云在2022年的战略重点聚焦于盈利性增长,而非业务量增长。

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中,腾讯就表示,“我们重新聚焦于企业服务的健康增长,主动缩减亏损业务。”

2022年5月,汤道生曾表示:“过去三年,腾讯CSIG的增长模式是比较多强调收入规模的,但今年我们有一个大的销售改革,是希望从过去很多低质量、转包项目的模式,转为基于腾讯自研产品为主导、健康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在战略调整的目标下,腾讯云在市场份额占比缩水,被华为云赶超。据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云计算市场报告显示,阿里云以36.7%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位置,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以18.0%、15.7%、8.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至第四位。

虽然腾讯云可以以中国公有云IaaS+PaaS市场份额作为统计口径(2021下半年),腾讯云依旧位居第二位置,但与华为云差距甚微,只相差0.3个百分点。

在投资者关心的盈利方面,腾讯云则还处于亏损之中,中信证券曾做过测算,2020年至2022年腾讯云毛利率仍将为负,分别为-14%、-7%和-7%。

腾讯云的盈利看来还需等待。本季度,腾讯在财报会议上表示,对于很可能不会盈利的项目此前会尽力争取,不过调整后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云业务的收入边际,减少亏损的项目,进一步追求“高质量”的增长。

财报信息显示,腾讯云上半年更加注重自研产品,减少亏损项目及相关投入,优化收入结构并降低收入成本,最终让企业服务业务的毛利率环比提升。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腾讯的自研业务上云规模已经突破5000万核,累计节省成本超过30亿。相比较2021年第四季度的高点,在2022年第二季度,腾讯把企服业务成本压缩了近70亿元,这直接带来了企业服务毛利率环比提升。

与之相对应的,本季度阿里云盈利2.47亿元(经调整EBITA),这已经是阿里云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盈利。且在2022财年(对应自然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阿里云首度实现财年盈利。

自2018年9月,腾讯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将To B业务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三年多过去了,虽然进步肉眼可见,却很难说满意,尤其是在当下,更显得无感。

图片

主打政务云市场亮点不多

政企市场由于巨大的体量和良好的示范效应、易转化成为长期收益,正成为云厂商的必争之地。

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2021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达到786.9亿元,同比增长20.4%;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6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80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7%。

腾讯云同阿里云一样,将政企大客户作为了重点攻克方向。由集团副总裁李强出任CEO,负责团队管理和区域业务拓展。李强,2021年5月加入腾讯,从履历上看,是一位有过超18年政企数字化经验的销售干将,曾任德国软件企业SAP中国区总裁,推动过中德“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对接。有销售经验,又熟谙政府合作

8月10日-12日,在2022数字化转型发展高峰论坛上,腾讯云、腾讯标准联合信通院发布《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政务技术及行业应用白皮书(2022年)》,进一步推动数字政务发展提速增效。

在政务云市场上,腾讯云目前并不占优,属于追赶者。IDC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细分赛道,排名前三的厂商顺序为:华为云、浪潮、紫光,对应市场份额分别为32.17%、25.44%、13.19%,三家共计切走“蛋糕”中的7成。

腾讯云以往更多的基于其社交、游戏、金融业务、文娱、大健康等强势生态展开,进入政务行业并没有先验经验可借鉴。非标、分散、个性化的产品,无法低本钱复制,需求投入宏大的资源和时间财务本钱,贴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战略,运营成本高,这都是更擅长于to C的腾讯需要解决的难题。

有云从业者表示,就产品而言,腾讯云在使用场景上仍有不足,“腾讯云更擅长视频、游戏、直播等使用场景,如果想进一步扩大到政企、传统行业等应用方面,其产品力仍有不足。”

华为云更擅长应对需求复杂、痛点多的大型政企类的业务关键型客户,其也在大力借助业务、技术、模式上的创新加速跑向政务客户。

近日,国际权威分析机构 IDC 发布了《中国智慧城市数据跟踪报告》(2022 年 7 月)。报告显示,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专属云+公有云)的总规模达到了 375 亿元。其中,华为云在政务云市场领先优势持续扩大,在专属云基础设施占有 27.1% 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在政务公有云基础设施市场占有率 20%,持续领先。在基础设施份额(专属云+公有云)中,华为云占比 25.8%,连续 5 年保持第一。

政企似乎对国家队更青睐有加。这是因为政务云服务运营需要持续加强安全保护工作,满足政务业务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窃取、篡改。

在使用平台的同时防止数据泄露,保障数据安全是当前政务云平台运行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腾讯云、阿里云发生的数据安全事件,同样让更为关系国家数据安的政企有着担忧。

2021年12月工信部通报称,阿里云作为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单位,发现阿帕奇(Apache)Log4j2组件严重安全漏洞隐患后,未及时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告。因此,暂停阿里云6个月的合作资格,暂停期满后,根据阿里云整改情况,再行商定是否恢复其上述合作单位资格。

2020年4月,国内云计算第二大平台的华为云,也有过大规模宕机的经历。有网友反映,从10日早上8点开始,华为云登录、管理后台便开始无法访问,并出现了“服务器暂时过载或处于维护中,请稍后重试。”、“建立数据库连接时出错”等提示。

由于公有云中管理链条较长,且管理权限混乱,如果国有企业严重依赖公有云存储敏感信息,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信息泄露问题。因此,大型政企机构,他们对业务上云(主要是公有云)顾虑重重,且更倾向于做私有云和混合云。

因此,政企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在采购时会很谨慎,更多会采用三大运营商的国资云、华为的云,而不是阿里云、腾讯云这些国际化的互联网企业。

有媒体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1亿元以上的政企数字化大单,中国电信获得订单104个、中国移动68个、中国联通34个,阿里云9个、腾讯云9个。电信运营商的拿单量已经远远超过阿里、腾讯等云厂商。

对国家队的信赖早有苗头。2021年8月,天津市国资委推出《关于加快推进国企上云工作完善国资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引发了舆论的热议。该方案争议点在于,要求天津市各国企今后不再租用公有云资源,逐步将服务和数据转移到国资系统云平台,并由国资云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政企客户的钱难挣。和中小企企业同样有的非标化问题之外,大的政企客户还受到政策合规、管理流程等要素约束,对公共云承受水平较低,偏爱私有云、混合云、专有云。与国外政务云动辄上百亿的政府订单不同,我国的政务云订单多以地方散单为主,项目多为“定制化”的工程,导致本来基于公有云想象的“水电煤”自助效劳,变成了贴身效劳。

腾讯云这两年在全面转向、专攻政企市场,但会面临着前有挤压和后有追击的境遇。转向政务市场似乎是选择性正确,但目前看困难不少,亮点不多。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派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派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paicaijing314@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