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球量子计算产业或达8000亿,百度率先推动量子计算产业应用

派财经林小林2022-08-26 19:30 数字产业
“乾始”和“量羲”率先打通了量子硬件、量子软件和量子应用,实现了量子算力到生产力的转化,量子计算产业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望获得突破。

8月26日,在百度举办的《AI呀,我去!》科技沙龙上,百度量子计算研究所所长段润尧,介绍了百度开发的量易伏移动端APP,用户可以通过APP真正接触到量子计算的魔力。前一天,在百度量子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发布了产业级超导量子计算机“乾始”和全球首个全平台量子软硬一体解决方案“量羲”, 成为全球率先将量子计算推向产业应用的科技企业。

(图注:百度超导量子计算机“乾始”)

“乾始”和“量羲”率先打通了量子硬件、量子软件和量子应用,实现了量子算力到生产力的转化,量子计算产业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望获得突破。同时,各类量子芯片也可以做到“即插即用”,让用户更低门槛、更便捷地获得量子算力,做到“人人皆可量子”。

据了解,虽然量子计算的产业化发展仍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但是各大科技公司的介入推动了量子产业化的步伐。近年来,在 IBM、谷歌和百度、阿里等国内外科技公司的大力布局下,量子计算的技术不断突破。不过,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仍存在巨大的鸿沟。

段润尧表示,从量子技术到量子产业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如果能够跨越这条鸿沟,新的量子革命将会到来。

段润尧介绍道,量子计算机的核心是一块量子芯片、一套极低温测试系统,看似十分简单,但是威力无穷。据了解,量子计算机最大的特点便是“算得快”,并且还不是一般的快——它有着经典计算机无法比拟的运算速度。段润尧以信息安全领域公钥加密算法RSA为例介绍称,传统计算机需要200万亿年,而量子计算机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轻松完成。

基于这种全新的计算特点,量子计算在基础科学探索、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众多领域可以带来魔法般的效果。例如,在药物研发领域,传统计算机无法模拟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变化,量子计算机可以轻松搞定;在金融科技领域,衍生品定价、进行投资组合优化和风险评估等复杂的工作,对于量子计算机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量子计算机的应用,理论上已经没有障碍,但是实际上每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段润尧表示,“有将近70%的大型企业希望能够进行量子计算相关的布局,这种布局不一定是直接用量子计算来解决实际业务,但是企业希望做好量子人才或技术的相关储备。”

段润尧认为,量子计算的产业化还需要三大基础:钱、时间和人才。“每一台量子计算机都十分烧钱,钱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人才还不能速成,很多高校里甚至都没有量子计算专业和正常培养的渠道。”

早在2018年,百度就已经成立了量子计算研究所,开始进行量子计算技术储备与应用路径探索,并先后发布了国内首个云上量子脉冲系统“量脉”,全球首个云量一体的量子机器学习平台“量桨”、全球首个云原生量子计算平台“量易伏”等产品。区别于谷歌、IBM的量子计算技术路线,百度积极研发面向产业化的超导量子计算机。8月25日,百度发布了“乾始”超导量子计算机,和全球首个全平台量子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量羲”。

段润尧称,下一步百度量子将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制定相应策略、完善解决方案、实时投入资金部署等一系列开源的方案,并赋能人工智能、能源、制造、金融、交通等多个领域,让普通人也可以享受美好的量子时代。

IDC报告显示,全球量子计算市场将从2020年的4.12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86亿美元,6年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围绕量子计算的产业生态已经初具雏形。有数据预测预计到2031年,全球量子计算直接相关的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69%的全球企业都希望能够应用到量子计算这一颠覆性技术。(派财经 林小林/编辑)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派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派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paicaijing314@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