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心科技跳不出卖药怪圈

产业科技黄老邪2022-08-16 09:46 数字产业
对于圆心科技来说,IPO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作者 | 黄老邪

来源 | 产业科技

圆心科技的医药险闭环梦混杂着割裂与艰难。

医疗健康产业迎来数字化变革。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剧,叠加政府与民众对健康产业的关注与投入,催生出十数万亿元规模的医疗健康产业。

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医疗健康行业正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助力医疗服务实现智慧升级,更高效、更便捷、更可及。

深耕七年。创立于2015年的圆心科技,是国内较早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之一,旗下拥有妙手医生、圆心药房、圆心惠保等平台。彼时,互联网医疗行业站上风口,BAT进一步加速布局,部分平台抓住机遇强势发展。

创始人为行业老将。圆心科技创始人何涛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学专业,2011年加入健一网,带领华源大药房转型电商,三年时间销售规模达3.8亿元,2014年底离职,2015年开始创业。

资本青睐。成立至今,圆心科技完成11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60亿元。最近的一轮融资发生在2021年7月,为超15亿元F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易方达等联合投资,估值275亿元。

腾讯为第二大股东。招股书显示,何涛、何伟庄持股29.82%,何涛通过股份奖励计划平台圆妙人控制7.19%的投票权;腾讯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9.55%;红杉资本持股16.21%;启明创投持股7.12%。

二次递表。早在2021年10月15日,圆心科技就曾向港交所递交过招股书。今年4月19日,圆心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高盛与中信证券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核心营收单一。根据招股书,按2020年收入计,圆心科技是中国第一大专注于处方药的综合医疗交付平台。圆心科技宣传“医药险”闭环布局,超过9成营收仍来源于卖药,外界对其科技属性不足的质疑未曾消散。

IPO尚存变数。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不少经历数轮融资依旧持续亏损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在背后资本推动下推开IPO大门。上市后,以圆心科技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能否被二级市场持续看好,仍要看自身的盈利能力。

三大业务割裂

“医药险”老路。“医药险”融合成为不少互联网医疗平台对外标榜的口号,圆心科技也不例外,其拥有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创新医疗健康服务三大业务,分别对应卖药、在线问诊、保险。

未形成合力。圆心科技在对外宣传中讲起“医药险”闭环生态圈打通服务场景的故事,以“药”为主的单一业务集中度偏高,“医+险”业务发展缓慢,阻碍业务整合运营效率优化提升,难以形成合力发展优势,

构建药房网络。截至2021年底,圆心药房品牌旗下拥有264家药房,与圆心科技旗下妙手医生线上药房共同组成药房服务网络。目前,妙手医生月平均用户访问量4150万,累计拥有约320万付费用户。

九成收入来自卖药。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圆心科技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业务营收占比分别高达97.9%、97.5%、94.6%。其中,院外药房及药品批发服务占该项业务收入超过96%。

卖药业务毛利率低下。受药品成本相对较高,叠加医药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受疫情影响,2019年-2021年,圆心科技院外综合患者服务毛利率分别为9.4%、7.6%、6.9%,陷入高营收低毛利魔咒,拉低整体毛利率。

拓展业务线。圆心科技开拓供给端赋能服务,为医院等医疗行业参与者开发、运营线上医疗服务平台,已与340多家医院合作开发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平台。2021年该项业务营收0.47亿元,同比增长1143.2%,营收占比为0.8%,收入规模较小。

新业务收入比重较小。圆心科技还通过旗下医疗保险服务商-圆心惠保打造创新医疗健康服务,已为110家保险公司、7家再保险公司提供包括为新特药设计的创新保险产品、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带病险以及药品福利保险,在90多个城市推出“惠民保”,保单数量超2500万份。

保险业务缺乏排他性。2021年圆心科技创新医疗健康服务营收2.76亿元,同比增长211.9%,营收占比4.6%,尚在培育阶段。圆心科技与保险公司等的合作通常不具有排它性,存在保险公司终止合作关系及决定与其竞争对手合作的风险。此外,惠民保业务费率较低,未来发展前景尚不明确。

难撑高估值。2019年-2021年,圆心科技供给端赋能服务毛利率分别为29.8%、28.1%、49.1%,创新医疗健康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76.4%、72.1%、43.1%,两项高毛利业务营收规模较小,难以支撑圆心科技多轮融资后的较高估值。

毛利率不足10%。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圆心科技毛利率分别为10.6%、10.2%、9.0%,盈利能力下滑至历史低位。相较于叮当健康31.6%毛利率、京东健康23.5%毛利率、平安好医生23.3%毛利率,圆心科技盈利能力同比行业偏低。

缺乏技术壁垒

技术能力不足。圆心科技在首次递交招股书中,自称是医疗科技公司,二次递表后,圆心科技将定位改为医疗健康公司。高研发投入是保证竞争力的关键,圆心科技1%研发投入占比,科技成色明显不足。

研发投入占比偏低。2019年-2021年,圆心科技研发投入分别为0.22亿元、0.46亿元、1.1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1.3%、1.9%。

相较于行业内其他巨头,2021年叮当健康研发投入为9616.1万元,营收占比2.6%;同期京东健康研发投入8.93亿元,营收占比2.9%;阿里健康研发投入4.24亿元。

营销费用虚高。2019年-2021年,圆心科技销售及市场推广投入分别为3.25亿元、4.95亿元、8.1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8%、13.7%、13.8%,是同期研发投入的7倍有余。

截至2021年末,圆心科技研发人员533人,销售及市场营销员工1558人。在互联网医疗平台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重销售轻研发的商业模式,注定难以长期健康地发展。

营收连年增长。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圆心科技营收分别为23.52亿元、36.29亿元、59.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8.9%,营收规模逐渐上升。

亏损态势持续。2019年-2021年,圆心科技分别净亏损2.01亿元、3.63亿元,7.57亿元,呈现倍增态势,三年时间累计亏损13.21亿元。

客户流失波动明显。圆心科技于2017年展开药品批发服务,通过提供新特药的竞争优势,向第三方零售药房和药品经销商提供若干新特药,以配合零售药房业务。

招股书显示,圆心科技批发客户包括独立药房、连锁药房、医院、诊所内设药房和区域性药品经销商,2019年-2021年,客户人数分别为856名、2460名、24081名,流失率分别为17%、24%、8%。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2019年-2021年,圆心科技公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总额分别为1.17亿元、3.37亿元、6.33亿元,2021年同比增长88.0%;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周转天数分别为15日、23日、30日。

同期圆心科技存货分别为1.78亿元、3.70亿元、5.56亿元,2021年同比增长50.3%;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3天、30天、31天。

上市补充资本。对于募集资金用途,圆心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包括进一步发展院外综合患者服务、发展供给端赋能服务、开发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提高技术平台实力及数据分析能力,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及运营资金需要。

对于圆心科技来说,IPO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上市之后,圆心科技要做的,正是向资本市场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讲好完整的医疗服务闭环故事,在互联网医疗行业下半场建立竞争壁垒的护城河,驶入成长快车道。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派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派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paicaijing314@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