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下的数实融合:产业互联网是场长跑
今年12月,改造复建进程中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即将竣工,以数实融合消费体验为核心场景,“工体元宇宙”为概念打造的“新工体”,将成为北京焕然一新的城市地标和文体名片。
近年来,元宇宙和数实融合成为各大经济发展会议论坛出现的高频词汇,其背后聚焦于数字经济活力,也折射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数字经济着墨颇多,同时指出去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发展,正在成为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要路径。
这背后是一场关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小到一个车间、一亩田地,大到一座城市、一个产业,随着数实融合的加速推动,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开启着新篇章。
但数字化转型并不能一蹴而就,如何借助数字技术力量做好新基建,真正发挥出数字化赋能作用,成为打通数实融合“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启示。
#01
智慧农业的数字化新剧情
电视剧《山海情》里,西海固移民吊庄户在专家的带领下种植反季节双孢菇,这是当时国内不少地区借助科学种植逐渐脱贫致富的现实缩影。如今,随着数字化技术面向农业场景逐步下沉,智慧农业也有了新的剧情。
素有“兰州门户、甘肃咽喉”之称的定西市,是国内马铃薯四大主产区之一,距今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自1996年定西市实施“洋芋工程”以来,马铃薯成了定西的“脱贫薯”和“致富薯”。
在当地政府大力推动和技术赋能下,定西市种薯产业很快步入发展快车道。2020年,定西市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到202亿元,农民人均产业纯收入2034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
据定西马铃薯研究所负责人李进福介绍,早年间国内马铃薯原种研究经验少,国外生产经验成本又极高,难以照搬。经历了诸多挑战之后,才在逐渐摸索中解决了试管苗污染、定植成活等问题。
这些难题的攻克离不开科技在农业方面的不断渗透,如今在“雾培”环境下,原种马铃薯产量可由每株4至5粒提升到40至50粒左右,最高甚至可达76粒,种植产量翻倍提高。
而在位于定西市临洮县的新添智慧农场内,灌水下肥不下地,无人机杀虫打药,铺膜起垄用导航,管理使用App……数字技术正在为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具体来说,数字技术要助力实体经济逐步实现“研、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用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的双轮驱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去年8月,腾讯发布安心平台并启动“安心农品计划”,计划在三年内助力一百个优秀地标农产品品牌建立数字化新动能,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甘肃定西正是计划落地的代表区域之一。
今年,定西市将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快全产业链开发、研究和应用。有了来自腾讯的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数字化助力后,定西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正在迈向新台阶。
除了品牌助力,如腾讯这种互联网平台的赋能还体现在农业产业链的方方面面。以德阳市旌阳区的“旌阳链”为例,当地依托安心平台的能力打造起由全区域资源管理图、全过程服务物联网、全周期产业区块链组成的“一图、一网、一链”数字农业体系,大大提升了政府、对口部门以及广大农户的实时把控和管理效率。
旌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飞龙表示,借助数字化平台能力的农业部署,能够帮助农民打破传统农业与市场的信息孤岛,提振消费者信心和认可度,从而提升农产品的溢价。同时视频号、小程序电商等营销工具的加持,也进一步拓展了农产品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有效提升着农民的收入。
#02
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要取得显著成效。
可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是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数字化只是整体数实融合进程中的渗透表现之一。
当下,数实融合总体上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能在各行各业取得一些看得见的进展。
比如一家在箱板瓦楞纸包装行业的中游企业,联手腾讯共同开发了订单管理技术解决方案后,使以往依靠人工经验决策的整个订单流程形成闭环,订单量增加了超过10%,人工成本降低了50%。
一家生产自主学习机器人的制造业企业,通过智能协同办公和数字化改造,两个月时间完成了全年40%的业务目标,带来了直接的利润率增长。
在近两年疫情爆发后,“数字战疫”的力量也尤为突显。如武汉这座城市借助数字技术,以在线的方式抗击疫情,保障医疗、教育、政务、民生服务有序进行,背后少不了如腾讯、阿里这些互联网巨头的数字技术助力。
在城市建设方面,以“数字广东”为代表的治理现代化与数字化公共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为数字技术创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产业机会。而像以制造业为经济发展基本盘的重庆,也踏上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快车道,与腾讯等企业携手,不断落地智能项目。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企业要帮助制造业企业做好三样工作:一是协助企业盘活数字资产,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二是要协助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实现组织架构的变革。三是协助企业打造开放平台,建立可信赖的生产体系。
在数实融合的趋势下,互联网科技平台与实体经济企业如何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的确是个不小考验。
近年来,实体经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小微企业在面对转型资金、技术和人才时的焦虑,他们需要直面转型失败的风险,这就考验到对第三方服务商的信心。
国家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强调,数字化转型也好,工业互联网也好,不是花钱能买来的,需要由相关企业来提供完整的服务。
#03
做实体经济的助手要目光长远
想要推动“数”与“实”的深度融合,先要清楚什么是深度融合。
以智慧农业为例,最或缺的不是数字技术,而是人。这个人指的是既懂农业,又具备数字化技能的带头人。
《山海情》里,福建菌草专家凌一农到西海固援助,亲自守在大棚里教马得宝种植蘑菇,然后又帮助村民找销路,经历种种坎坷才成功将菌菇种植技术推广,带动村民种菇致富。
试想当时如果西海固只是办了场菌菇种植技术推广会,找专家现场教授种植技术,然后教完走人,所谓的种菇致富只会剩下一地鸡毛。
农业数字化亦是如此。想通过数字技术助力农业,首先要扎根到农业,切实了解到农民真正的痛点和需求。这不是光有钱和技术就能办到的,还要秉承着一点长期主义。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通知,2022年将全面启动实施“耕耘者”振兴计划。由腾讯出资5亿元,面向乡村治理骨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免费培训,计划在2022年至2024年,线上培训100万人、线下培训10万“新农人”。
腾讯对于农业数字化的理解是比较深刻的,自从2018年大刀阔斧改革拥抱产业互联网后,便开始不遗余力的上山下乡,出入厂房车间。
去年有个农田里火了的农学博士,正是腾讯乡村振兴业务岗位中的一名农业农村行业专家和架构师。这位农学博士背后,是一个团队扎根在乡村,为了推动智慧农业的普及,奔走在乡野村头。
这无疑是一个需要不断投入、长期扎根在一线的过程。腾讯对于自身助推实体经济的角色定位是“助手”,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看来,产业互联网是长跑,长期主义者要顺大势,拼优势。
他认为,数字技术和产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正在从社会公共服务普惠、中国制造智能化升级以及消费市场本土品牌崛起三个方面注入新动力。
如今,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埋头苦干的数字化助手,才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所处的行业每天都在发生着一点潜移默化的改变,让数实融合的双向奔赴变得更加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微观下的数实融合:产业互联网是场长跑
近年来,实体经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小微企业在面对转型资金、技术和人才时的焦虑,他们需要直面转型失败的风险,这就考验到对第三方服务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