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上市互金,试图拿下捷信

WEMONEY研究室那个松子同学2022-06-06 15:45 数字金融
从Copy to China,到Copy from China的缩影。

作者 | 松子同学

编辑 | 周七

武汉的捷信大厦职场里没了往日的繁忙。

从去年开始,随着资料整理等收尾工作的进行,捷信的客服和后台人员先后撤离,日渐变得冷清。

尽管捷信这张牌照即将易主已经不是秘密,但中国的消费金融一哥,好像是从王者的巅峰之位,突然急转直下,戏剧性地走到了出卖牌照地步。

最近两年,由于政策和局势的频繁变动,捷信和各路买家的谈判一直处在结果不够明朗的状态。

在接触过多位“金主”和多轮谈判后,一家上市互金公司与捷信的股权收购谈判已经进入尾声。

(本文所称“捷信”,均指捷信集团在国内的消费金融公司)

图片

捷信“易主”传闻

关于捷信易主,从2020年开始就有颇多传言。

最近几年,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捷信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来自捷克的外资集团全资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失去了当初优渥的资源,频传引入国内本土新股东。

据一位接近捷信的相关人士透露,自从去年3月捷信集团实控人、PPF集团创始人Petr Kellner意外坠机身亡后,PPF集团核心成员对于出售捷信股权的意愿更加强烈。

最近,松子同学从捷信内外多个相关渠道了解到,国内一家上市互金公司,在经历了多轮谈判之后,大概率将会成为捷信最后的牌照买主。

而捷信原来的唯一股东,也就是PPF集团旗下捷信集团(Home Credit N.V.),正计划逐步减持,直到退出。

业内消息,从捷信集团萌生退意开始,跟捷信谈判过的公司就不在少数。包括不限于浙江的某AMC,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大厂,和还没有什么牌照的上市互金公司。但目前的谈判进度来看,这家上市互金公司和捷信的谈判已经走入了尾声。

考虑到捷信背景的特殊性和国内消费金融牌照开放难度,在官方最终公开前,就暂不提名字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拿下这张牌照对这家互金公司来说,也有着命运转折般的意义。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那个由中东欧最大投资金融集团 PPF创造的捷信,正逐渐消失在中国的消费金融行业,成了最令同行们惋惜的存在。

2007-2022年,捷信走过了中国消费金融最坏的时代,也走过了最好的时代。

图片

千亿之堤,蚁穴何在?

千亿之堤,蚁穴何在?

尽管捷信走到今天这步最直接的压力可能不是业务原因,但捷信这12年来的业务建设和发展方向,却组成了它重要的根基和影响市值的因素。

我们看捷信,是因为中国的消费金融公司各有各的背景和特色,但在市场和政策面前,大家要走的路和要踩的坑,有着极大的共通性。

捷信本身,就是中国消费金融历史的缩影一片。

中国第一批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获批开业是在2010年,而捷信早在2007年就在国内开始了消费金融业务的探索。

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捷信集团本身在海外的消费金融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了,也正因如此,捷信被认为海外经验复制到国内后出现了“水土不服”,造成了业务上滑铁卢。

2016年开始,捷信进入业绩波动最大的阶段,资产规模和营收都出现快速增长。

捷信在线下不断招兵买马,一路推高POS网点数量到近30万个,2017年捷信集团披露过的一项内部统计口径中,捷信国内员工一度超过9万人,故此获得"十万大军"之称。2017年末,捷信放款破1000亿元,总资产规模达879亿元。

图片

数据来源:公开财报 

但同年,招联以不到捷信60%的资产总额,赚了超过捷信近15%的净利润。

彼时,达飞、小牛、买单侠等一众竞对百花齐放,五颜六色的分期销售充满了线下门店。

但分期平台SA的操作风险的管控水平并没有跟上个各平台团队扩张的速度,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都出现了销售去工厂拉人头贷款,或连哄带骗忽悠大爷大妈支付各种分期附加费用的情况。

面对这些不可忽视的市场警告信号,捷信并没有做出及时反应。

捷信横扫中国市场的“十万大军”,很快就不敌快速增长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直接带来了2018年一季度捷信第一次出现返亏,并且风险指标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断上升。

重资产的线下模式已经在中国市场遭遇了严峻的考验,但捷信转型的决心和执行力都影响了它掉头的速度。

2019年冲上千亿资产总额时,捷信实际上已是强弩之末。

2019年,P2P、现金贷(特指监管禁止的那部分)整治进入高潮批量,共债风险第一次集中爆发。

第一批、第二批消金公司大都经历了三年前的这波冲击,集体向招联的轻资产模式学习,加速转型。

2017-2019年,同样跟捷信一起厮杀在线下分期场景的马上消金和佰仟金融,经过了一段和捷信高度雷同的打法和烧钱硬拼后,形成了捷信、马上、佰仟的线下POS贷三大巨头矩阵。

佰仟作为唯一一家非持牌消金公司,历尽千辛万苦到了第一梯队,但也最先撑不住庞大的成本上浮,2018年开始从线下撤退,最后以一个不是太理想的价格变相卖给了众安。

彼时马上内部一位Capital One精英,带着美国的技术和方法论,领着一个不足十人的小团队成功打开了线上业务突破口,成功制止了每年线下分期火拼的烧钱大战。

在马上,这种效果惊艳的改革在内部被快速有效地至上而下推动,很快就顺利完成了线上化改革进程,至今稳居第一梯队。

之后的两年,捷信的改革就没有这么顺利了,其净利润直接从十几亿下滑到2021年中的-13亿,资产规模直接缩水到了2016年之前。

图片

图片

数据来源:公开财报 

2021年下半年以来,捷信业务线停了个七七八八,内部减员的目标据内部人士称已经到了“一岗一人”维持善后的地步,业绩数据自然没有再公布的必要了。

现在,捷信已很难再卖个好价钱了。

回过头来看马上,好像是来自西方的魔法打败了另一种西方的魔法。

同行普遍认为捷信转型失败的原因“水土不服”。

一位在捷信工作了六七年之久的员工,把捷信的转型失败总结成:『高傲的经验主义』。

实际上,“经验主义”不是捷信一家才遇到的问题。

在Capital one、Discover等等大批海外金融精英归国参与互联网金融革命又选择离开之后,“经验主义”这个词就被提得特别多。

一位线上化改革的亲历者曾经说过,他们在把海外先进的Fintech技术和方法论用到国内时,遭遇到很大的一个挑战,是一开始没有意识到中国人和欧美人对待信用的态度差异巨大,以及不理解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中大数据应用时的环境差异。

然而这并不可怕,因为经验是能花代价去修正的。

比“经验主义“更可怕的,是不肯下凡接受市场真相的高傲。

欧美人和中国人不一样,信用卡和消费金融不一样,小微贷和消费贷也不一样。

图片

结语

在全球消费金融领域深耕20年的"一哥",中国最早做到千亿资产规模的消费金融公司,走过了试点持牌,走过了P2P大战,走过了最严监管打击,却没能走过企业自身的兴衰规律——

捷信的演变是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的缩影,它当然有很复杂的因素影响着它的发展。

关于政策、行业环境演变、以及一些广为人知的因素。

但这些在我看来都不足以动摇曾经是行业老大的捷信的根本。

我们常说,民营机构搞金融得看基因。

至于说老金融机构搞新的金融业务,肯定不缺基因,但一样是从舒适区到陌生的领域,除了看专业经验,更多取决于实控人(机构)的站位、意志、眼光。

我们如果从上帝视角转入金融机构内部视角之后会发现一件事:

做好业务上的事从来就不是最难的,因为没有一家持牌金融机构真的会缺钱、缺人才,它们缺乏的往往是市场化的环境和运转机制。

而催生这些有利的环境,需要公司对业务有至上而下的决心。这对一家金融机构来说,尤其是业务类型过于丰富、部门架构复杂的传统金融机构,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往往非持牌的互金公司,更容易在市场开发阶段争夺份额的时候做出成绩。

比如短短几年拔地而起到快速上市的趣店、乐信、拍拍贷,还有持牌机构里特别贴近创业公司的马上。

当然,其实也没必要过于为捷信惋惜,它所有的辉煌过去,也因为它是外资金融机构里独有的时代宠儿。

一家企业的兴衰轮回,自有它的意义。总有一部分市场经验和财富,都在它应该在的囊中了。

如果说有值得惋惜的部分,那就是过去这15年来,每一个曾经为捷信的远航冲锋陷阵过的“十万大军”们。

闲聊到这里,想起以前馨金融的洪老师写过一个关于捷信的总结,说它是:

从Copy to China,到Copy from China的缩影。

我想,Copy to China的阶段捷信已经完成了,至于第二阶段Copy from China,捷信和“捷信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派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派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paicaijing314@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