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规模杭州银行遭遇变局:大股东易主,罚单不断核心资本待补足

WEMONEY研究室刘双霞2022-03-04 18:29 数字金融
在新的战略规划中,零售、小微和财富管理成为发力重点。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刘双霞

资产规模过万亿元的杭州银行股权结构生变。近日,担任杭州银行大股东7年之久的澳洲联邦银行减持所持股份,套现近83亿元。此前,杭州银行两大险企股东太平洋人寿、中国人寿也进行了减持。

近年来,杭州银行发展快速,资产规模跻身城商行前列。但随着规模扩张,杭州银行房贷等贷款业务违规不断,核心资本也需要补充。同时,杭州银行正在实施新一轮战略规划,从“规模驱动”到“效能驱动”转变。在新的战略规划中,零售、小微和财富管理成为发力重点。随着大股东易主,杭州银行经营走向受到关注。

01股权生变,险资、外资相继减持

3月1日,杭州银行发布权益变动提示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澳洲联邦银行以协议转让方式分别向杭州城投和杭州交投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各2.968亿股,共占公司总股本的10%,转让价格为13.94元/股。

交易完成后,澳洲联邦银行持股比例将由15.6%降至5.6%,杭州市财政局将随之被动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为11.9%)。

澳洲联邦银行此次减持套现82.75亿元。2005年4月,澳洲联邦银行同杭州银行正式签约,斥资6.25亿元人民币入股19.9%。

7年时间,澳洲联邦银行这笔投资获得高额回报。对于股权转让的原因,澳洲联邦银行称,主要出于聚焦本土和新西兰核心银行业务的战略考虑。目前,澳洲联邦银行还是齐鲁银行的大股东,占股20%。

民生证券认为,澳洲联邦银行股权转让主要系自身战略调整,剩余股权继续锁定。受澳洲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澳洲联邦银行经营压力加大,其管理层也表示,此次股权转让的部分原因是,未来将更聚焦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本土银行业务上。

事实上,不仅澳洲联邦银行,太平洋人寿、中国人寿也减持了杭州银行股份。

在2021年,太平洋人寿曾两次减持杭州银行。在2022年2月21日晚,杭州银行公告称太平洋人寿拟减持该行1.18亿股,彻底清仓退出股东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银行的另一家险企股东——中国人寿也于2021年9月至11月减持该行5589万股,减持总金额达8.43亿元,持股比例由4.80%降至3.86%。

在2020年年报中,“股权结构合理”被杭州银行视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杭州银行表示,其股权结构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前三大股东外资、国资、民资三足鼎立并保持相对稳定,前十大股东持股稳定在65%左右,各类资本相互融合、多元结构相互制衡,同时股东行为规范并积极支持公司发展,为稳健的公司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02贷款业务频现违规,核心资本待补充

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2003年,通过增资扩股,吸收民营资本,实现了产权多元化。2005年4月与2006年8月,先后与澳洲联邦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而成为浙江省第一家拥有外资股份的城市商业银行。

杭州银行于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经营上立足杭州,深耕浙江,辐射长三角。近年来,杭州银行营收、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在上市银行中排名前列。

截至2021年9月末,杭州银行总资产达到1.33万亿元,在城商行中排在第七位。2021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23.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97%,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70.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16%。

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张,杭州银行核心资本一直较为紧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低。

2017年末——2021年三季度末,杭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9%、8.17%、8.08%、8.53%、8.51%。而相应时点,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75%、11.03%、10.92%、10.72%、10.67%。

此外,随着规模增长,杭州银行在业务方面也频频出现违规。

据银保监会2月25日消息,该行因涉贷违规被罚款300万元,另有1名相关责任人被处以罚款8万元。

据统计,近两年来,杭州银行屡次收到百万级大额罚单。从违规事由来看,杭州银行多涉及贷款业务违规,涉房贷款违规尤为突出。

如2021年5月的一张罚单显示,杭州银行因多项贷款违规被罚250万元。监管披露,杭州银行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房地产项目融资业务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被挪用于支付土地出让金;授信投放不审慎,超额投放;理财资金管理不审慎,回流借款人母公司挪用于支付土地出让保证金;个人经营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挪用于购房;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挪用于购房。

相关评级报告也指出,杭州银行涉房贷款占比较高。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杭州银行房地产贷款总额、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为1178.96亿元、720.77亿元,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24.38%、14.90%。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显示,自2021年1月1日起,城市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为22.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为17.5%。

另外,杭州银行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也出现上升。截至2020年末,该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增至2.79%,上年末为0.27%。

杭州银行在2020年年报中也披露了房地产调控的风险。杭州银行指出,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更加严格,住房按揭贷款额度受央行窗口指导,商业银行需严格防止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同时要严格审核首付款资金来源和偿债能力审核、借款人资格审查和信用管理、风险排查等,房地产信贷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加大。

03谋求从规模到效率转变,大零售成新看点

在经历几年快速发展之后,杭州银行也在谋求战略转型。杭州银行在2020年完成五年战略(2016-2020年)之后,开启了新的五年规划,在稳固并优化对公基本盘的同时,发力零售、小微和财富管理业务驱动新一轮增长。

杭州银行此次股权变更正处于其新一轮五年战略规划(“二二五五”战略)的第二年。2021年,杭州银行开始实施“二二五五”战略,其发展愿景是打造“中国价值领先银行”,综合体现客户价值、员工价值、股东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发展和有机统一,争做创造恒久价值的“优等生”和广受内外信赖的“好银行”。

新战略中,杭州银行力图实现从“产品导向”到“客户导向”的转型,实现从“规模驱动”到“效能驱动”的转型。

券商分析指出,金融行业的核心定价因素是长期合作关系或者说客户黏性,但黏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累积的,背后是产品关系向客户服务关系的转变。华安证券表示,第一个五年规划中,杭州银行通过信贷资产结构调整稳固了资产质量,在新战略中,继续审慎经营对公表内业务的同时,发力零售和小微。

消费信贷、财富管理是杭州银行零售业务的重点。据了解,杭州银行计划到2023年末管理客户综合金融资产规模6400亿元,2025年超8000亿元。零售信贷业务围绕有房有薪客群,提供按揭和消费信贷,计划2023年表内规模达1900亿元,2025年达2700亿元。

不过,从数据来看,2021年上半年末,杭州银行零售客户总资产刚刚突破4000亿元,并且增速呈现放缓趋势,在银行业零售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要想在2025年实现翻番,并非易事。

此次股权转让后,杭州市财政局被动成为第一大股东,整体股权结构中杭州国资占比提升。券商分析认为,银证合作有望更加紧密,带来资源注入的同时,利好资产扩张和低息负债吸收。

不过,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期,股权结构的变化难免会给杭州银行的经营和战略执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更为迫切的是,杭州银行需解决补足核心资本、加强贷款业务管理等问题。

本文为派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可发邮件至paicaijing314@126.com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微信公众号ID:paicj314)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派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