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元宇宙、共同富裕、资本红绿灯……2021你能记住的财经关键词

财经观察站念鸥2021-12-24 16:26 数字产业
促进新经济新业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法律亮剑既不会“微”也不会“哑”!

图片

总是在年终盘点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一年悄然走过。

若给2021年做一个总结,你会想到什么?这一年,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收获,也有遗憾。这一年,我们记住了一些事情也见证了一些事情。回望这一年的大事,有这些财经关键词不得不提。

财经观察站

作者 念鸥

乡村振兴

图片

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完成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目前两大战略正处于衔接与转型阶段。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是一场胜利,也是一个开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问题,一直是国策大事,从精准扶贫大乡村振兴,我们见证了中国力量,也见证了中国企业的力量。而乡村振兴,势必在2021年,给我们留下重要的一笔。

双碳

图片

“双碳”可谓是2021年最为火热的词汇之一。今年以来,“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话题占据各大媒体的C位话题,火爆出圈。2021年全国两会上,”双碳”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了我国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和行动方向。双碳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简称“双碳”战略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也因此,很多企业都把“碳中和”目标纳为企业发展战略。

实现“双碳”目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强力支撑。作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抓手,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助力国家和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也将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在这条碳达峰-碳中和路上,马上消费金融作为消费金融领域的先锋,既能以科技力量完善绿色金融服务和管理体系,发挥绿色金融的真正实力,又能影响消费端提高其对绿色产品消费的重视,形成了一条“金融+科技+碳中和”的绿色创新发展之路。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也曾表示,过去5年,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绿色贷款余额和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均居世界前列,绿色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明显低于各项贷款的平均不良率,绿色债券也尚无违约的案例。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绿色金融的政策框架。

双减

图片

从“内卷”到“双减”,意味着中国教育模式的逐步变化和改革。当“内卷”蔓延,孩子们的压力和家长们的焦虑也在蔓延。而2021年,“双减”的落地及时遏制这种情绪,这个词也火爆着整个教育行业,它让很多孩子家长如释重负。

双减,是一个不会一蹴而就的长期工程,它一定会经历阵痛,但发展眼光看,为奔波于学校和校外培训的孩子减负,让学习成为乐趣,是中国教育的必然之路。阵痛,就意味着有牺牲有转型,笔者认为,双减的同时,也应该给孩子、家长、甚至校外培训机构一个过度时间,为孩子减负的同时,也给与教育相关的企业和从业者一个转型和再就业时间。

共同富裕

图片

共同富裕,多美好的词汇。这个词的提出给了很多人以希望。曾有朋友开玩笑说,选择躺平吧,反正接下来是共同富裕时代。我想说的是,共同富裕,不是躺平,而是一起努力。

共同富裕企业也在行动。阿里已启动“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将在202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元,为促进十大行动落地,阿里还将成立一个专门的常设机构。

腾讯先后继入1000亿元元资金,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并深入结合自身的数字和科技能力,在诸如乡村振兴、低收入人群增收、基层医疗体系完善、教育均衡发展等民生领域提供持续助力。

拼多多专门设立100亿元农业科技专项,旨在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普惠,以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进一步有动力和获得感为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定调为中国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

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们应当如何全面理解共同富裕,怎么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拭目以待。

反垄断

图片

2021年被确立为反垄断“大年”。从“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被确定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论及2021年要重点做好的工作时,再次提到“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决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2021年,包括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在内的几十家互联网企业被罚,截至目前,被罚总金额已经超过200亿。其中罚款金额最高的就是阿里巴巴垄断被罚182.28亿元。

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并处182.28亿元罚款。这一数额刷新了中国反垄断行政处罚纪录。 

4月3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对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

10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二选一”的垄断行为作出处罚,罚款34.42亿元,是2020年美团在中国境内销售额1147.48亿元的3%。

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专家表示,反垄断局的的行政升格,标志着我国今后反垄断执法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数字人民币

图片

不用联网,不用打开手机APP扫码,用卡片或手机触碰一下,就可解锁共享单车、体验无人驾驶、无人超市、直接兑换多种外币……数字人民币必然成为了2021年关键词。而数字人民币,也正走进你我的生活。

数字人民币是一种什么样的支付方式?它与现在市面上的移动支付有何不同呢?

官方来讲,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实物人民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2021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曾表示,数字人民币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动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第十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也表示,数字人民币通过在设计上增强支付服务的可获得性、降低支付成本、提升支付产品使用效率,在试点中维护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助力落实金融普惠。

元宇宙

图片

“元宇宙”这次词,说实话我不太懂,但它真的很火,有多火?据说,一些和元宇宙相关的培训项目,在网课平台上受到追捧。《元宇宙第一课》系统后台截图显示,该培训项目上线后仅十天,付费用户便达到了2673人,累计收入近160万元。目前,众多同类型的课程已占据各大网课平台的主页。 

“元宇宙”概念呈井喷式爆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名称中含“元宇宙”的商标申请总量已超过7700条。腾讯、爱奇艺、理想汽车、(小红书、努比亚)等企业也都申请注册相关概念;欢瑞世纪、网易等纷纷入局;11月,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公司也开始“入局”申请行列。就连卖奶茶的蜜雪冰城,卖火腿的双汇也没有错过这波申请热潮,尤其上汽集团更是一口气申请注册了近百条包含“车元宇宙”的字样商标。

但,笔者还是很担心,这种概念热过之后,会不会留下一波无辜的韭菜……

北交所

图片

从9月2日官宣“设立北交所”到11月15日正式开市,70多天的时间显示了“北交所速度”,而“速度”的背后是中央高层对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部署。

11月15日上午,在北交所揭牌暨开市仪式上,81家首批上市公司集体亮相,其中,10家为新上市企业,71家为精选层平移企业。

北交所表示,将紧紧围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个宏伟目标,积极探索建立适应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服务体系,并在“更加包容”“更加精准”“更加创新”“更具活力”四个方面持续努力。

资本红绿灯

图片

红绿灯是约束一个人在道路上的行为规范,而资本市场似乎更需要这样一个“红绿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关于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时提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我们现在开始设‘红灯’了,你不能闯,但我更关注的是‘绿灯’。不只是简单的管住,我们要有放行的规则,能让资本沿着这个规则的通道发挥正向作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设置“红绿灯”意在引导资本在法律法规的制度框架下积极有为。亮“红灯”,要明确规则划定底线。资本市场无序扩张时代已经结束,也应该结束。

网络主播税收监管

图片

阿里旗下淘宝大主播薇娅,号称直播界的一姐偷税漏税被罚13.41亿元。这是雪梨过后又一个头部大主播被查。

据悉,在薇娅被罚之后,已有上千人主动自查补缴税款。行业“大姐大”被罚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一次响亮的警钟声,敲打着每一位网络主播,让他们意识到过往有着偷逃税行为的应第一时间积极整改,切莫尝试在税收体系中玩“躲猫猫”。一位好的带货达人应先是一位合格合规的纳税人。这是一瓶潜在的催化剂,推动着网络直播行业强化行业自律,逐步形成行业惩戒措施和机制,为直播行业未来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关键基。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今年以来,一些“头部网红”被法槌重击,也警示网络直播从业者,法律红线不能碰。“头部主播”要带头知法、懂法、尊法、守法,否则,走歪走偏,再难回头。请始终牢记:促进新经济新业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法律亮剑既不会“微”也不会“哑”!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派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派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paicaijing314@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