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联消费金融股权变更获批:中国联通、招行将各持股50%

WEMONEY研究室刘双霞2021-07-30 20:15 数字金融
招联贷款余额占比消金公司20%以上。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刘双霞

7月30日,招联消费金融股权变更获监管批复。变更完成后,中国联通、招商银行将各持股50%。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相关股权变更可能是为了满足国内有关信息保护或者上市要求而做的准备工作。

另外,近日招联消费金融多项核心数据曝光。截至2020年末,招联消费金融贷款余额超千亿元,占据消费金融公司的20%以上。其中,“好期贷”贷款余额为826.87亿元,“信用付”贷款余额为264.95亿元。

股权变更获批

联通、招行各持股50%

7月30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监管同意招商银行受让招商永隆银行持有的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5.85%股份。

股权变更后,招联消费金融的股权结构为:中国联通持股50%,招商银行持股50%。根据批复,招联消费金融需在6个月内完成法定手续变更。对于股权变更,招联消费金融表示,是为了更好的理顺股权关系。

招联消费金融股权变更获批:中国联通、招行将各持股50%

此前,招联消费金融的股权结构为:中国联通持股50%;招商永隆银行持股25.85%;招商银行持股24.15%。其中,招商永隆银行为招商银行全资附属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永隆银行曾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金融公司,2009年1月16日,招商银行完成对香港永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成为招商银行全资附属公司。同时,永隆银行撤回其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之后在2018年9月,“永隆银行”更名为“招商永隆银行”。

事实上,对于股权变更计划,招商银行已做过披露。2021年3月19日,招商银行公告披露,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招联IPO及收购招商永隆所持招联股权的议案》,在议案中披露,招商银行拟收购同为“招商系”招商永隆银行所持招联消费金融25.85%股权。

同时,在该议案中,招商银行还宣布启动招联消费金融上市研究工作。

对于相关股权变更,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金融专业律师刘鹏表示,招商永隆银行是招商银行在香港设立的100%持股子公司。招商银行直接受让招商永隆银行所持招联公司股份,本身并未改变招联的股东控制实质。

刘鹏认为,招行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满足国内有关信息保护或者上市要求而做的准备工作。因为实际的最终受益人并未改变,所以这次股权变更本身对招联的影响并不明显。

招联消费金融于2015年在深圳成立,初始注册金为20亿元,在股东方于2017年、2018年两次增资后,目前注册资本金增至38.69亿元。

贷款余额超千亿

占比消金公司超20%

招联消费金融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2020年年底,招联消费金融资产规模已突破了千亿大关。

此前,招行、中国联通年报中仅披露了招联消费金融的资产、营收、净利润等数据。近日,中诚信国际出具的一份信用评级报告,披露了招联消费金融更多数据。

招联消费金融股权变更获批:中国联通、招行将各持股50%

(招联消费金融核心数据,源自中诚信国际)

截至2020年末,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1083.11亿元;贷款余额为1091.82亿元,较年初增长17.24%。据悉,该贷款规模在持牌消费金融同业中排名第一。截至2020年末,招联消费金融累计授信客户4455.25万户,累计发放贷款1.01万亿元,平均贷款利率约18.03%。

据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5246.49亿元,同比增长5.18%;贷款余额4927.8亿元,同比增长4.34%。

这意味着,招联消费金融贷款规模占据了消费金融公司总规模的20%以上。

2020年,招联消费金融营收净利双增长。据中国联通2020年年报显示,招联消费金融2020年营收为128.16亿元,较2019年的107.4亿元增长19.3%,2020年净利润为16.68亿元,较2019年的14.66亿元同比增长13.77%。

招联消费金融旗下拥有“好期贷”“信用付”两大产品体系。“好期贷”是互联网现金借贷产品。截至2020年末,“好期贷”贷款余额为826.87亿元,同比增长22.72%,贷款笔数为1752.43万笔,笔均贷款金额为4718.41元,贷款平均期限为14.92个月。

“信用付”是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截至2020年末,“信用付”贷款余额为264.95亿元,同比增长2.90%,贷款笔数为1386.54万笔,笔均贷款金额为1910.88元,贷款平均期限为14.79个月。目前主要在招联消费金融自有电商平台以及合作商户消费场景中使用。

本文为派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可发邮件至paicaijing314@126.com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微信公众号ID:paicj314)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派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