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A股IPO领跑全球,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查看详情

    2022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资本市场充分发挥了直接融资功能。纵观全年A股市场表现,IPO成绩单亮眼:融资规模突破56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股权融资对实体经济支持成效显著。A股IPO领跑全球,不论数量还是融资额均远超全球其他各大资本市场。专家认为,2023年A股IPO有望维持活跃,“专精特新”、先进制造等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发向的优质企业将借助直接融资的“活水”,跑出发展“加速度”。 (上证报) [原文链接]

  • 家电市场回暖迹象显现,业界看好明年复苏表现

    查看详情

    12月28日,虽然前三季度整体规模下滑,但我国家电市场仍具有较强韧性,一些确定性成长机会正在出现。今年“双11”及“双12”期间,多家家电零售企业线下门店的绿色节能家电、高端家电、智能家电销售额出现环比超120%的上涨,回暖迹象显现。中泰证券分析师认为,从业绩端来看,横向对比消费龙头,家电龙头估值尚在稀缺区间凸显黄金价值,后续随着消费补贴以及地产回暖的进一步拉动。 (证券日报) [原文链接]

  • 短期反弹还是中期反转?机构对消费板块分歧加大

    查看详情

    11月以来,机构资金持续加码消费板块,不仅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持续增持食品饮料行业,股票多头私募也大手笔加仓食品饮料板块。在资金涌入过程中,消费板块强势反弹。不过,机构对于消费板块后市开始出现分歧。看多者认为消费板块估值仍处于底部位置,未来消费数据将会呈现逐级上涨态势;谨慎者则认为,受益于预期回暖,消费板块快速反弹,但后续消费恢复情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上证报) [原文链接]

  • 国产新冠治疗口服药完成三期临床,预计最快2023年2月上市

    查看详情

    据江苏药品监管微信公众号,江苏省药监局召开先声药业新冠治疗药物SIM0417研究进展专题调度会。公告显示,SIM0417为先声药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开发的3CL靶点新冠治疗口服药,于2022年3月28日通过特别审批程序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并被纳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重点目录。

  •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正逐步回升,有望进入有吸引力区间

    查看详情

    自12月份金融监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稳定债券市场走势后,债市及理财市场逐步回稳。虽然目前一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仍处于破净状态,但绝大部分产品净值已经开始回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面对理财赎回压力,一方面央行通过降准、超额续作MLF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稳定信心,另一方面银行自营资金等也开始入场配置,部分理财机构自购旗下产品,预计理财产品收益率将逐步进入相对有吸引力的区间内。 (证券日报) [原文链接]

  • B站副总裁王昊离职,加入智联招聘任CTO

    查看详情

    据接近B站的人士透露,B站副总裁王昊已经离职,加入智联招聘担任CTO一职。12月28日将举行的《2022数字化发展峰会》嘉宾中,王昊以智联招聘CTO的身份在列。另外,王昊脉脉的个人账号,于11月21日更新了其在B站任职的认证经历,以及新担任的职务信息。 (Tech星球) [原文链接]

  • 杠杆资金重仓股曝光,中国联通居首

    查看详情

    Wind统计显示,12月27日共有1454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净买入金额在千万元以上的有135只,1股融资净买入额超亿元,中国联通获融资净买入居首,当日净买入1.08亿元。中天科技、中泰化学、翠微股份获净买入居前,金额分别8819万元、6403万元、6255万元;贵州茅台、以岭药业、石英股份遭净卖出居前,金额分别为3.01亿元、1.5亿元、1.44亿元。 (第一财经) [原文链接]

  • 钉钉宣布用户数破6亿,企业组织数超过2300万

    查看详情

    在钉钉7.0产品发布会上,钉钉总裁叶军宣布,钉钉用户数已破6亿,企业组织数超过2300万,并首次公布钉钉的付费DAU1500万。

  • 多家企业接连发布量产消息,钠电池发展步入产业化前夕

    查看详情

    近日,传艺科技,蜂巢能源、蔚蓝锂芯、孚能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接连宣布钠离子电池量产的最新进展。星空钠电董事长李用成表示,由于锂价长期居高不下,钠离子电池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备受关注,加之钠电各个路线的技术突破,钠离子电池已经具备初步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 (证券日报)

  • 出入境政策优化,飞猪国际机票搜索量瞬时增8倍

    查看详情

    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飞猪数据显示,该政策发布不到1小时,平台上的国际航班搜索量暴增超8倍,其中入境航班搜索量更是达到疫情以来的近3年峰值。